论康德对自由的捍卫和辩护——从可能到实现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0911216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是康德哲学的核心概念,是贯穿康德哲学的一条主线。可以说,康德哲学就是自由哲学。国内外关于康德自由概念的研究相当广泛,并取得富有价值和启发的研究成果,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学理上的基础。但是,当前关于康德自由概念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有必要将康德自由概念放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全面考察康德是如何展开对自由的捍卫和辩护。
  康德捍卫和辩护的自由作为形而上学概念,首先是一个不可定义、不可理解的本体概念或理性理念。对康德来说,自由需要的不是从认识论意义上来说明和理解,而是从形而上学意义上来捍卫和辩护。康德对自由的捍卫和辩护是从自由的可能性、实在性和现实性三个维度展开的,康德所捍卫和辩护的自由具有自身的逻辑层次。具体而言,第一个维度是康德通过纯粹理性的第三个二律背反的解决,即自由与自然的相容性的论证,间接地证明了自由的可能性。第二个维度是康德在意识到道德法则和自由的“隐蔽的循环”之后,通过道德法则这一“理性的事实”而直接证实了自由的实在性。第三个维度是康德在一般实践理性中将先验性的自由以非对称的自上而下的方式作用于经验性的自然并在自然中产生结果,亦即实现自由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论证自由的现实性。其中,自由在感性世界或经验世界中所产生现实结果就是自由在感性世界或经验世界中的运用,它是康德捍卫和辩护自由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说,自由的实在性是对自由的可能性进一步论证,那么,自由在感性世界或经验世界中的运用则是对自由现实性的补充说明。
  康德从三个维度所捍卫和辩护的自由具有自身的逻辑特征,即从形而上到形而下、从本体到现象,从先验层面到经验层面。具体而言,如果说,自由的可能性和实在性纯粹从形而上层面、本体层面、先验层面来捍卫和辩护自由的,其中自由的可能性是从纯粹思辨理性的第三个二律背反来捍卫和辩护自由,自由的实在性是从纯粹实践理性的道德法则来捍卫和辩护自由。那么,自由的现实性则将自由的先验性和经验性相结合来捍卫和辩护自由的,由此,自由开始从先验性向经验性过渡。然而,唯有自由在感性世界或经验世界中的运用才充分显现自由的经验性。概言之,康德捍卫和辩护的自由不是单向性的,而是双向性的,即康德从形而上、本体和先验层面来捍卫和辩护自由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否定自由的形而下、现象和经验的层面,反之,康德所论及自由的形而下、现象和经验层面,是在形而上、本体和先验层面上展开的。
  康德是从自由何以可能到何以实现的内在逻辑来捍卫和辩护自由的。根据国内外研究文献,关于自由的可能性和实在性的论述非常广泛,并已达成基本一致的看法。然而,关于自由的现实性及其运用的研究却相当匮乏,或语焉不详。鉴于此,关于自由的现实性及其运用,既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文的创新之所在,我们将对之作重点阐述。此外,本文从微观上对一些相关的概念进行具体分析:如物自身、本体和理念,可能性、实在性和现实性,以及Wille,Willkür和Gesinnung。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自由的可能性、实在性和现实性三个维度来考察康德是如何对自由进行捍卫和辩护。康德在捍卫和辩护自由的过程中,构建了一个有机联系的自由理论。康德捍卫和辩护的自由不是认识论意义上或心理学意义上的自由,而是存在论意义上自由,它揭示了人的自由的本质,即人之为人的价值、尊严、责任和权利。由此,康德不仅开启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所关注的现实性问题,而且开启了海德格尔关于自由的存在论视域。
其他文献
逻辑经验主义诞生初期具有强烈的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关怀和诉求,即使在其所从事的科学哲学认识论领域也体现着这种多元的社会、文化视角。逻辑经验主义发起的“统一科学运动”集中体现了这种社会、人文维度的目标诉求。该“运动”作为一场社会践行运动,追求一种与科学联合的新的哲学,推动各门科学和知识门类的统一;同时强烈关注现实生活,针对当时的社会、文化问题和状况提出愿景和解决的办法,尤其是把这种社会的、政治的、
学位
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艺术长廊一部分的供养人造像一直吸引着笔者的目光。供养人造像是源于佛教艺术的一种宗教造像的重要表现形式,与先民时代最早出现的图腾等自然崇拜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造像是精神追求的象征物,是人为宗教的产物。世界上任何一种宗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必然要表现出地域性,传入中国2000年的佛教和佛教造像的中国化同样的是不可避免。深厚的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对外来思想文化有着巨大的转化力量,佛教及佛教艺
信用伦理是商品经济中人与人进行交往所要坚持的伦理道德理念、伦理道德规则和具体的行为模式。不论是在传统文化中,还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讲信用”成了一条横亘古今,跨越中西的公德。“信用”,这一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发展来的契约道德,在当今的社会意义越来越得到突显。  在东方,人们更多的倾向于从主体道德的角度探讨“信用伦理”,强调信用活动主体内在的“自律性”;而在西方,“信用伦理”则更多的是借由“
学位
本文依据国外和国内对语境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先对语境的定义以及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着重分析了文本中出现的“歧义词”和“多义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适用于解决语义歧义问题的语境所应该具备的条件。  之后本文提出了给语境赋值并计算来解决语义歧义这一构想,其中包括了语境词、权值、影响度等概念和一些计算方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解决文本歧义问题,可以更好地利于读者来理解与排除
学位
西方隐喻理论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提出隐喻概念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并且是作为修辞学的概念提出来。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当前比较流行的关于隐喻的几种定义,然后讨论了隐喻概念的产生背景。随后,介绍了西方隐喻理论发展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突出了隐喻理论是如何从修辞学逐步转向认知科学的过程,并且指出人们在研究隐喻理论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语用、语境因素对理解隐喻的重要影响。在第二章中,本文首先从“是”
学位
近年来,国内已经存在一定数量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关于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存在的“第二个萨特”的理论研究,但是整体说来仍存在某些不足。对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厘清该理论到底在何种程度上继承和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就显得尤为必要。  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导论”部分扼要介绍了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流派的大致状况,概述国内外学界对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
学位
生与死是人类自身必然要面对的大事件,对生与死的思考,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哲学、宗教都无法回避。《庄子疏》作为成玄英的主要著作,完整地展现了作者的生死观。既发展了修心的理论,又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修身的思想;既有对佛教思想的借鉴与吸收,也有对道家道教理论的坚守与革新;既有境界地追求,又有对现实生活方式的理性探索。构成了其鲜明特点。  成玄英生死观的理论框架主要从“道”和“人”这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展开。  
学位
四分说属于今唯识学的唯识说。构成四分说的四个成份分别是:相分、见分、自证分与证自证分。四分说这个结构,不仅说明凡夫的认识活动,同样说明凡夫认识活动存续的存在基础。  凡夫指的是,四分说作为唯识说的一种,是与凡夫的境界相匹配的。四分只存在于凡夫的世界之中,证道位圣者的境界中的心并无四分。  唯识说起源于“三界唯心”的提示。随着唯识理论结构化的发展,出现了相分与见分的对举,是为影像门唯识;而随着陈那将
学位
关于汉魏之际的思想转型,民国以来的研究主要围绕“如何理解魏晋玄学”展开,或按思想的主要创建概括为经学向玄学的转型,或按其时思想的气质风貌概括为朴茂之学向超脱之学的转型,或按其时思想对世界根本见解的不同概括为气化宇宙论向玄学本体论的转型。很多成果已属定论。  本文所欲探讨“思想转型是如何发生的”,主要关注经学遇到困境后诸子学复兴的思想演变过程。本文认为,第一:所谓思想转型意味着一种思想型态向另一种思
学位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基于更新框架来构造祈使句的形式语义,给出有效性概念,来刻画涉及到祈使句的有效推理形式。  祈使句的意义是力结构上的更新函项。力结构描述了主体所受祈使力的状态。力结构对应自由选择,其是主体完成力结构的方式。两个力结构相容当且仅当无论主体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完成一个力结构,都可以找到一种方式来完成另外一个力结构。祈使句对应力结构。说一个祈使句的结果是之前的力结构与这个祈使句对应的力结构的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