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萨特对马克思主义的存在主义改造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be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已经存在一定数量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关于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存在的“第二个萨特”的理论研究,但是整体说来仍存在某些不足。对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厘清该理论到底在何种程度上继承和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就显得尤为必要。
  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导论”部分扼要介绍了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流派的大致状况,概述国内外学界对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进展,提出文章的研究目标。第一章主要交待了萨特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在历史背景方面,主要描述了二战前后法国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萨特与法国共产党的关系;关于萨特的思想资源,则主要从法国式的黑格尔主义、梅洛-庞蒂对于萨特思想转变的影响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第二章主要探讨了萨特眼中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得以互补的理论逻辑,以及萨特试图构建一种结构的和历史的人学而提出的核心方法:作为中介的精神分析和社会学、前进-逆溯的方法。第三章着重分析萨特的总体化概念:首先研究了萨特对其他错误的总体观念所进行的批判,其次分别讨论了总体化与人的实践以及历史之间的关系。最后一部分为结语,主要从萨特与马克思的关系、萨特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逻辑地位以及萨特研究的当代意义三个角度出发对萨特做了新的审视和评价。
  整体来说,萨特综合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努力是失败的。萨特的核心方法论逻辑绝非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加入了某些社会历史因素和马克思主义术语的存在主义。萨特并没有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构他的“历史的结构的人学”理想,而是以一种非历史的方式探讨了一种抽象的人学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然而萨特综合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并不在于能否真正将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在知识分子的理论努力中折射出的恰恰是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即便从今天来看,萨特对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萨特的自我和主体理论都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傣族是中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历史悠久、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跨境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的河谷平坝地区,同时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亦有分布。论文的考察对象仅限于中国云南地区的傣族,以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泐(水傣)和德宏地区的傣那(旱傣)为主,兼及分布于新平、元江地区的傣雅(花腰傣),通过对傣族传统道德的系统梳理和深入考察,力图客观全面地揭示傣族在处理人、
学位
问题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冲突是当今时代的主要问题,从前景来看,科学技术有可能使人类从技术化生存进一步发展到技术化产生,传统人文精神的根基遭遇釜底抽薪式的动摇。面对科学技术的挑战,主流人文社会科学的回应差强人意,或者视而不见,把科技的可能前景当作子虚乌有,或者站在主观立场,条件反射式地批判科学技术、批判工具理性、批判现代性。批判是哲学的使命,然而,不是任何批
知识分子话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且争议颇多的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议题。随着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科技知识正在逐步取代资本和自然资源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知识经济正在逐步取代工业经济的地位。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需要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提升经济,其中作为科技革命主力军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主导力量。  知识分子问题是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经
死亡问题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径直走向“存在”意义的一条通路。尽管海德格尔对死亡的分析集中在《存在与时间》一书的几个简短小节,但其中心课题是通过死亡问题来展开的。海德格尔通过生存论-存在论的阐释此在的死亡,进而把(死亡所折射出来的)有限性和可能性凝聚在一起。论文选取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可能性与有限性,以“死亡”之思为题来展开海德格尔对此在的独特分析,旨在解读并揭示死亡对于解答存在问题之不
学位
《孙子兵法》以其对战争规律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理性决策的理解赢得了国内外各阶层人士的认同。《孙子兵法》是一部兵学经典,其中关于军事决策的论述,不仅对于军事斗争,而且对于一切具有竞争性的领域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战争中的用兵过程是一个决策过程。理性的决策过程,需要人们进行合理的思维。逻辑思维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逻辑学是指导人们进行合理思维的有效工具,理性的决策不能缺乏逻辑思维。  本文从决策逻辑的
学位
逻辑经验主义诞生初期具有强烈的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关怀和诉求,即使在其所从事的科学哲学认识论领域也体现着这种多元的社会、文化视角。逻辑经验主义发起的“统一科学运动”集中体现了这种社会、人文维度的目标诉求。该“运动”作为一场社会践行运动,追求一种与科学联合的新的哲学,推动各门科学和知识门类的统一;同时强烈关注现实生活,针对当时的社会、文化问题和状况提出愿景和解决的办法,尤其是把这种社会的、政治的、
学位
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艺术长廊一部分的供养人造像一直吸引着笔者的目光。供养人造像是源于佛教艺术的一种宗教造像的重要表现形式,与先民时代最早出现的图腾等自然崇拜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造像是精神追求的象征物,是人为宗教的产物。世界上任何一种宗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必然要表现出地域性,传入中国2000年的佛教和佛教造像的中国化同样的是不可避免。深厚的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对外来思想文化有着巨大的转化力量,佛教及佛教艺
信用伦理是商品经济中人与人进行交往所要坚持的伦理道德理念、伦理道德规则和具体的行为模式。不论是在传统文化中,还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讲信用”成了一条横亘古今,跨越中西的公德。“信用”,这一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发展来的契约道德,在当今的社会意义越来越得到突显。  在东方,人们更多的倾向于从主体道德的角度探讨“信用伦理”,强调信用活动主体内在的“自律性”;而在西方,“信用伦理”则更多的是借由“
学位
本文依据国外和国内对语境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先对语境的定义以及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着重分析了文本中出现的“歧义词”和“多义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适用于解决语义歧义问题的语境所应该具备的条件。  之后本文提出了给语境赋值并计算来解决语义歧义这一构想,其中包括了语境词、权值、影响度等概念和一些计算方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解决文本歧义问题,可以更好地利于读者来理解与排除
学位
西方隐喻理论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提出隐喻概念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并且是作为修辞学的概念提出来。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当前比较流行的关于隐喻的几种定义,然后讨论了隐喻概念的产生背景。随后,介绍了西方隐喻理论发展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突出了隐喻理论是如何从修辞学逐步转向认知科学的过程,并且指出人们在研究隐喻理论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语用、语境因素对理解隐喻的重要影响。在第二章中,本文首先从“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