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中医体质与肺功能的关系,以期为今后预测哮喘及应用中医体质理论防治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打下基础。 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期间于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部及门诊就诊的符合哮喘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参照当代儿科专家朱锦善和苏树蓉的体质分型方法,以中医四诊为基础,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由经专门培训的儿科医师进行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采集的资料均在患儿入院后第一天,且患儿处于气氛平和情绪稳定时进行。分别将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分为正常质、痰湿质、气虚质、内热质、气阴两虚质和均衡质、肺脾质I型、肺脾质II型、脾肾质I型、脾肾质II型,检测患儿肺功能情况,分析不同体质患儿的肺功能达峰时间比及达峰容积比的情况,研究患儿中医体质和肺功能的关系。 结果:(1)在120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中,按照朱氏体质分型方法,体质分类构成比的大小依次是气虚质30.83%、痰湿质27.5%、正常质20%、内热质12.5%、气阴两虚质9.17%,由此可看出,气虚质和痰湿质有出现较多的趋势。按照苏氏体质分型方法,体质分类构成比的大小依次是肺脾质Ⅱ型50%、均衡质20%、肺脾质Ⅰ型12.5%、脾肾质Ⅱ型9.17%、脾肾质Ⅰ型8.33%,由此可看出,肺脾质Ⅱ型有出现较多的趋势。 (2)按照朱氏体质分型方法,在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中,各体质类型患儿均存在肺功能达峰时间比及达峰容积比的降低,其中,痰湿质、气虚质、内热质、气阴两虚质与正常质相比,肺功能达峰时间比明显偏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痰湿质与内热质、气阴两虚质相比,肺功能达峰时间比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气虚质与内热质、气阴两虚质相比,肺功能达峰时间比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痰湿质与气虚质相比,内热质与气阴两虚质相比,肺功能达峰时间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痰湿质、气虚质、内热质、气阴两虚质与正常质相比,肺功能达峰容积比明显偏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痰湿质与内热质、气阴两虚质相比,肺功能达峰容积比偏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气虚质与内热质、气阴两虚质相比,肺功能达峰容积比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痰湿质与气虚质相比,内热质与气阴两虚质相比,肺功能达峰容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按照苏氏分型方法,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中,各体质类型患儿均存在肺功能达峰时间比及达峰容积比的降低,其中,肺脾质Ⅰ型、肺脾质Ⅱ型、脾肾质Ⅰ型、脾肾质Ⅱ型与均衡质相比,肺功能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明显偏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肺脾质Ⅱ型与肺脾质Ⅰ型、脾肾质Ⅰ型、脾肾质Ⅱ型相比,肺功能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脾质Ⅰ型与脾肾质Ⅰ型、脾肾质Ⅱ型相比,脾肾质Ⅰ型与脾肾质Ⅱ型相比,肺功能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按照朱氏体质分型方法,气虚质和痰湿质有出现较多的趋势。按照苏氏体质分型方法,肺脾质Ⅱ型有出现较多的趋势。 (2)按照朱氏分型方法,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中,各体质类型患儿均存在肺功能达峰时间比及达峰容积比的降低,其中,痰湿质与气虚质患儿的肺功能达峰时间比及达峰容积比均偏低,说明痰湿质及气虚质较其余体质患儿小气道阻塞情况较重,肺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害。 (3)按照苏氏分型方法,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中,各体质类型患儿均存在肺功能达峰时间比及达峰容积比的降低,其中,肺脾质Ⅱ型患儿肺功能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均偏低,说明肺脾质Ⅱ型较其余体质患儿小气道阻塞情况较重,肺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害。 (4)从本研究可知:哮喘性支气管炎以气虚痰湿质和肺脾阴多阳少质多见,此乃两种体质分类法相吻合之处,该类体质患儿肺功能的损害尤其显著。今后通过对不同医家的体质分类法的研究,寻找异同点,进一步规范、量化指标、是体质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