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肛气囊型气管插管对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4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经肛门放置气囊型气管插管对预防吻合口漏及其他术后相关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疝外科收治的100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未行预防性造口。将术中经肛门放置气囊型气管插管行减压引流的49例病人视为观察组,未留置肛管51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合并疾病,BMI,、术前白蛋白、手术时间,手术方式等临床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吻合口漏的总发生率12.00%,观察组病人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4.08%(2/49),均予以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对照组51例病人中有10例发生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9.61%,其中5例行近端结肠造口,治愈后出院。观察组病人中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观察组吻合口漏病人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观察组病人的术后住院时间要少于对照组[(12.35±5.17)d vs(16.29±12.96)d,P=0.048];两组病人的术后出血[0.00%(0/49)vs2.00%(1/51)P=1.00]、术后腹泻[4.08%(2/49)vs2.00%(1/51)P=0.61]、术后早期肠梗阻[4.08%(2/49)vs5.88%(3/51)P=0.61]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所有的12例吻合口漏患者均经治疗后治愈出院,无一例在住院期间死亡。结论: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经肛门放置气囊型气管插管减压引流可有效减少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
其他文献
《遗产规划:准则与过程》是加拿大建筑史学家哈罗德·卡尔曼所著的有关遗产保护的主要著作之一,该书主要全面论述了遗产规划作为一种专业实践领域所需遵循的原则,以及新时期
本文是一篇与翻译心得有关的翻译实践报告文。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本人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委托,独立承担了日文版《佐藤可士和的超沟通术》一书的汉译任务。在汉译该著
Read(2000)提出了词汇丰富性测量框架,并被广泛应用于二语写作词汇丰富性研究中,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测量工具。本文选择其框架下的词汇多样性、词汇复杂性、词汇错误和词汇密度
目的:分析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动物模型的咽喉部黏膜下炎症浸润程度和P物质(SP)、神经肽受体-1(NK-1R)、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白细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老年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世界上第六大常见肿瘤,在全球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三,正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针对于晚期肝癌患者,口服索拉非尼仍是最好的治疗手段。
目的:通过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大鼠模型检测豆腐果苷抗抑郁作用,并基于全转录组测序结果,从细胞水平探讨PNOC基因功能。方法:1.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10只,慢性应激模型组(CUMS)50只,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经过6周不同应激刺激后,随机分成慢性应激模型组、盐酸氟西汀(5mg/kg)
蒙古国的文化交流气氛一直很活跃,并且一直处在多种文化交流共存的格局。近年来萨满在蒙古国很盛行,信众也急速增加,并有逐渐发展为文化交流团体的倾向,这在蒙古国社会中有了
目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恶性肿瘤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常见并发症。新辅助化疗后的食管癌患者发生VTE的风险仍不清楚。本论文通过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研究新辅助化疗后食管癌
刑罚作为一种与犯罪人对重大利益的侵害相适应的痛苦,基于何种理由被认为是正当的,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从未中断。二十世纪后半叶之后,社会风险由过去的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