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能力观培养途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q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Dweck成就目标取向理论的形成过程,对国内外研究者对目标取向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览分析,指出这些研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目标取向模型本身的探讨,二是目标取向的动态调节作用。比照Dweck的研究,我们认为,Dweck理论的精髓在于通过能力观自我理论的揭示,说明个体进取和退却倾向的形成机制。而能力观培养却恰恰是目前研究所欠缺的。Dweck本人通过能力观培养研究指出,个体的能力观可因干预的影响而暂时改变,因而是可以培养的。根据儿童发展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随着儿童本身对自己能力的意识和认识水平的不同,干预会不一样。本研究的目的是,从儿童自身发展的角度探索能力观的培养途径,这将有助于推进理论的研究深化和教育实践指导作用。 我们以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能力观干预研究。数据分析发现,能力观细微变化不容易检测出来,因而采用目标取向变化作为被试能力观受干预效果的观察指标。实验研究包括两项:通过不同类型故事(天分故事、努力故事和无关故事)阅读效果比较进行故事阅读干预实验,通过不同类型表扬(聪明表扬、努力表扬、潜能表扬和不表扬)效果比较进行表扬方式的干预研究。 此外,本研究还考察了环境因素(父母/老师的言语影响与帮助方式、家庭教养方式、班级氛围等)对各年级被试目标取向变化的影响。 本研究揭示: 1.本研究支持了Dweck关于暂时改变被试的能力观和目标取向的研究:努力表扬和努力故事阅读有助于形成学习目标取向,聪明表扬和天分故事阅读有助于形成成绩目标取向。但干预效果具有年龄特异性,不同干预方式对不同年龄被试产生不同影响。这证实了我们的设想。 2.表扬对于小学三、四年级被试具有广泛化的促进作用,不论受到哪种表扬,他们的学习目标取向得分都得到提高。努力表扬和潜能表扬在三到六年级对学习目标取向起强化作用,但对初中被试的强化作用减弱。从五年级起表扬效果明显分化,聪明表扬对成绩目标取向起强化作用,但作用甚微。 3.两种类型材料阅读的干预效果从五年级开始出现分化的趋势。努力故事对学习目标取向的促进作用,在三到六年级段逐渐增强,初中阶段大大减弱;而天分故事在三、四年级作用不显著,从五年级开始表现出促进成绩目标取向的趋势,从初一开始才真正对成绩目标取向起强化作用。 4.相关的环境因素对各年级被试目标取向变化的影响也不一样。父母和老师与被试交谈的言语方式对能力观的影响在小学三年级到初三一直具有显著作用。其他环境因素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如家庭教养方式只对三到六年级被试作用显著,对初中被试能力观的影响不再显著。
其他文献
在面向订单生产的背景之下,本文针对机械制造企业定制生产的计划管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论研究,建立了计划管理系统。 论文对制造系统结构、计划生成算法、计划决策、程序实
近年来,电能质量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一方面由于电力电子器件和非线性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电网中的电压、电流波形发生畸变,造成电能质量的严重恶化;另一方面由于工业自动化
集装箱运输是对杂货运输的一场革命,是工业领域内的标准化生产在运输中的成功移植。但这一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变的过程,集装箱运输发展经历了初期、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
论文由四部分构成:一、历代墓志研究述论,二、唐代墓志概要,三,韩愈墓志文的新变及其意义,四、附录——金石例类著作提要。 墓志的研究,一向以证史为主,极少有人从“文”的角度去
本文以航空航天产品的概念设计为背景,系统地对多学科设计优化体系的各项技术进行研究,并开发了支持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框架(虚拟设计环境)——MDOF。 首先,从高性能优化算法着
写作目的与意义目前,我国水电监理企业约有82家。十几年来,监理工作不断规范化,监理队伍不断成长发展,为我国的水电建设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我国水电监理企业的发展历史
本文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和自行制备的 O-羧甲基壳聚糖(O-CMC)为原料,分别以 5-氟尿嘧啶为抗癌药物模型,以反义 EGFR 为基因药物模型,采用自身设计的改良复乳法制备了载药和
本试验在河北大曹庄农场进行,以八个品种(农大108、高油115、中原单32、冀丰58、高油298、科多4号、辽原1号和郑单958)的玉米秸为研究材料。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分别对七个收
农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村社会进步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农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新型农业劳动者,农民教育是农业教育的重点,职业技术教育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数据实证检验高管变更与商誉减值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企业相比,高管变更的企业计提了更多的商誉减值准备,且企业业绩对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