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借鉴乔娟博士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框架,构建了中国东北大豆优势产区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框架,分析了大豆国际竞争力的实现指标,以及主要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中国东北大豆主产区具有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该区种植的大豆全部为非转基因大豆,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大豆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市场大豆价格风云变幻,充分反映了大豆市场竞争的现实。本研究触及大豆国际竞争力的实现指标,充分反映国际竞争力的后果;研究影响大豆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反映国际竞争力的实力,分析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充分反映国际竞争力的潜力。
国际竞争力的实现指标显示,中国和东北大豆优势区国际现实竞争力较弱,单产水平低;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低;大豆贸易竞争指数1990年以来一直为负数,说明我国大豆产品是净进口国,出口竞争力较弱;而东北地区大豆的含油率较低;质量差;大豆产业缺乏政府支持和保护力度。
通过分析决定和影响国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认为东北大豆优势区有如下潜力。一是食品安全优势。二是市场区位优势。与北美、南美相比,东北大豆优势区处于东亚大豆消费中心,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每年大豆消费量大,基本依靠出口。三是提高单产和种植面积有潜力,四是降低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有空间,五是油脂加工便用国产大豆有基础。
经过研究表明:东北大豆的生产成本低于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且有较大的下降空间,国家应继续加大对大豆产业的保护和扶持政策。东北大豆具有食品安全优势,转基因政策对大豆产业影响较大,国家应加强对转基因生物产品的管理。铁路运输仍是东北大豆外运的“瓶颈”,是影响东北大豆流通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大豆加工能力超过实际需求的一倍以上,大豆加工能力严重过剩,且加工布局不合理。国家各职能部门应充分利用WTO允许的“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制定各种有利于大豆产业发展的政策。改善大豆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科技推广,提高大豆单产和品质,加强东北大豆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