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地方志往往跨越朝代,关注一地的地理、政治、经济、历史与人文。其中的信息会被更新。因此,从整体看地方志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文本。然而,主导地方志编撰的群体,包括地方官、地方上的读书人,以及地方志的阅读群体,是生活在特定朝代,并受到当时文化政策、意识形态所影响的人。于是,地方志成为了一个地方的“记忆之场”,受到私人写作与国家政策的双重影响。如果关注一地在一个长时段内编撰的志书,可以发现在“因循”之外,一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志往往跨越朝代,关注一地的地理、政治、经济、历史与人文。其中的信息会被更新。因此,从整体看地方志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文本。然而,主导地方志编撰的群体,包括地方官、地方上的读书人,以及地方志的阅读群体,是生活在特定朝代,并受到当时文化政策、意识形态所影响的人。于是,地方志成为了一个地方的“记忆之场”,受到私人写作与国家政策的双重影响。如果关注一地在一个长时段内编撰的志书,可以发现在“因循”之外,一些史实事件被重述与诠释,而探讨这些变动的来龙去脉将会有助于我们观察历史被书写的过程,从而理解当时生活在地方的人们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感受与想象。这是本文想要探讨的核心议题。本文主要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常熟自元末开始编撰一系列方志,试图解答若干疑问:地方上的不同群体为何要选择参与到地方志的编撰活动中?他们如何去认识地方、解读“国家权力”并选择一定的书写策略?尤其是在晚明之际,由于官方志书久未编撰,地方士人为了避免出现“文献无征”的情况,积极编纂志书,其中私修地方史存在的“公”与“私”的问题成为了解析当时的作者与读者、地方士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透镜。第二部分首先关注瞿式耜殉国事迹在方志中的书写与重述。瞿式耜殉国事件在被书写的过程中,逐步衍生出“忠臣殉国”的叙事框架,构建起了最初的对于明清易代之际的集体记忆。这一叙事框架的原始素材有三个来源,分别是瞿式耜的临难诗文、瞿氏家族对瞿式耜殉国的叙述、明清之际时人的传述。然而瞿式耜殉国事迹在清初属于政治敏感内容,康熙、雍正两朝常熟地方志的编撰者受到当时私人书写影响的同时,基于自身对政治禁忌的理解与认识,对瞿式耜的人物传记及相关史实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删改。但是仍然暗示读者解读瞿式耜的方式,此人“当血食百世”。随着时间的流逝,瞿式耜殉国事迹背后“反清”的政治讯息被消解了,但是“忠义”的部分却被保留下来。到了清中期,乾隆皇帝明确了对南明殉国忠臣的评价方式,将原先历史书写中对立的双方纳入了“君臣大义”的话语框架中。在这种情况下,瞿昌文“万里省亲”、“负骨还乡”的故事不断被凸显出来:他的传记被附在瞿式耜传之后,从而构筑起“忠孝两全”的美谈。于是,瞿式耜殉国事迹的解禁与重述意味着旧历史的忘却。而钱谦益,作为瞿式耜的老师,却经历了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过程。在清初,国家对于降清仕清者持有相当宽容的态度。这一时期,关于钱谦益的传记书写都试图将钱谦益纳入清的统绪,借助皇权堵住对他的批评之音。在这种情况下,钱谦益晚年对反清复明运动的暗中支持以及逃禅的姿态消失在了历史叙述中,时人关于钱谦益的评论与钱谦益的自我期许之间存在巨大的断裂。乾隆对钱谦益的贬斥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既有的叙事的模式,从钱谦益凭借文学成就足以“不朽”转向了“大节有亏,其余皆不足观”。然而,这一时期的常熟地方志却未能完全抹杀钱谦益的存在。一方面,编撰者的时间有限,在可以因循旧志的情况下,他们会尽量采用旧志。然而旧志,尤其是康熙《常熟县志》,在多处引用了钱谦益的作品;另一方面,当时官方《明史》已经完成,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载体,地方志一般会直接引用,因此在一些史实内容上会出现钱谦益名讳。更重要的是,地方上的人们对于钱谦益始终抱有很大的热情,所谓“风雪闭门独禁书”,查禁反而彰显了钱谦益诗文的魅力。随着嘉庆以后文网松弛,他们开始寻访与钱谦益相关的历史古迹,组织机会吟咏钱谦益诗歌中的意象,这些纪念与书写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方志中与钱谦益相关的内容以隐晦的形式出现。历史早已无法改变,但是关于历史的书写却是变动不居的。
其他文献
现代棒球运动诞生于美国,美国棒球运动的发展史俨然可等同于现代棒球运动的发展史。然而,随着这项运动传入日本,却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演变成极具日本民族特色的棒球文化。面对外来事物,日本人从来不缺少“本土化”的能力,而欲了解这项运动是如何在日本社会创造出非凡的吸引力,使整个社会对这一文化投去极大的关注度,必然要深入剖析日本棒球文化的变迁历程,了解其变迁的发生原因和有关机制。论文首先对有关概念进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经济快速腾飞的今天,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强有力支撑。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环境越来越优越,多种现代教学媒体已应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但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困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师资水平提升的不是很快,生源的基本素质也普遍不高。这样在
所予神话指的是认为人类行动者可以直接获得确凿无疑的东西(所予)的学说,无论这个所予是传统经验主义的经验、理性主义的第一原则还是感觉材料论者的感觉材料、康德的纯直观形式、黑格尔的总体图画、胡塞尔的事情的直接显现,都落入所予神话之中。称其为“神话”,自然是表示它是接受甚广,但却错误的学说。所予神话的学说自哲学诞生肇始就已相伴存在,因而对其的讨论史在对各种具体形式的所予神话版本中展开。但是这也意味着一直
古往今来,“政策”一词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野与生活,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毋庸讳言,农村体育作为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其健康、快速发展,必然离不开政策的规范与指导。从乡村体育振兴的角度来看,农村体育政策应是乡村体育振兴的顶层设计部分,农村体育政策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乡村体育振兴的成绩与效果。就农村体育自身发展的逻辑而言,农村体育政策是其发展的指导者、引领者,政策制定的目标与方针是农村
户口虽在法律上“分文不值”,但在一线城市却与购房资格、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直接挂钩,从而具有重大价值。特别是青年一代想要在一线城市长久生活,户口往往成为保障其未来生活质量的“刚需”。因此,在一线城市的劳动合同中约定落户条款的现象较为常见,但是对于落户条款的法律效力,不同学者以及司法实务部门的认识并不一致,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从立法基础、现实基础、理论基础三个方面论证劳动合同落户条款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下新的课程目标,最新(2017版)课程标准提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和责任等方面。广大一线教师在教育改革深化进程中课程观念、师生观念、教学观念都有新的转变,而且新课程所倡导的教材观也在逐步替代传统的教材观念。教师作为教材的主要使用者,教师能否有目的高效地使用教材,影响着教材是否能够更加有价值地服务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与老年人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群体亦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建设性力量,在社会生活以及老年社会工作的开展中可以发挥更为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本文基于座谈会与深度访谈方式收集资料,并结合现有的文献,对M市一家运行十余年的H老年自组织内互助养老关系的发展历程、关系建立与维系的载体、成效展开描述,分析了城市互助养老关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在剖析互助养老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基于社会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经典诠释史中,郭象的《庄子注》展现出不同于前人的诠释理念。一方面,郭象注重革新两汉以来的经学传统,启用了“寄言出意”的创造性经典诠释方法;另一方面,郭象通过发掘《庄子》的微言大义,消解且突破文本原有的矛盾性,从而揭橥出文本意义的时代性和创造性。郭象式诠释方法和理念激发了古今学者创造性继承传统文化的学术努力,促进了经典文本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意义创生。“创造的诠释学”作为考察郭象“自然
自2003年我国推行社区矫正以来,社区矫正逐渐成为恢复性司法理念下一项区别于监禁刑的重要刑罚执行手段。社区矫正将服刑人员安置在相对于监狱具有开放性的社区内进行矫正与恢复,避免了由监禁矫正造成的同社会割裂所带来的弊端。社区矫正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社区矫正人员顺利恢复社会功能,重新融入社会。要达成这一目的,单纯依靠司法行政机关的力量对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是不够的,需要充分调动社区场域内各种力量参与罪犯的矫
春节作为中国最古老、最盛大的节日,其节日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拓展和深化,对外来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的新鲜感,冲淡了现代人对过春节的热情;年俗活动的简化、年节仪式感的缺失,传统春节渐衰,不少人都觉得年味儿淡了。虽然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给电视媒介造成冲击,但电视作为客厅文化的重要元素,是家庭交流和家庭共享的载体,人们在看电视时享受的是家庭的温馨,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