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象“自然”观研究 ——以“创造的诠释学”为进路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J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经典诠释史中,郭象的《庄子注》展现出不同于前人的诠释理念。一方面,郭象注重革新两汉以来的经学传统,启用了“寄言出意”的创造性经典诠释方法;另一方面,郭象通过发掘《庄子》的微言大义,消解且突破文本原有的矛盾性,从而揭橥出文本意义的时代性和创造性。郭象式诠释方法和理念激发了古今学者创造性继承传统文化的学术努力,促进了经典文本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意义创生。“创造的诠释学”作为考察郭象“自然”观的理论进路,为郭象哲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域。在此视域之下,郭象“自然”观的形成不止出于个人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也受到以会通儒道为中心任务的魏晋玄风之挈领。郭象的“自然”观虽然看似是对《庄子》“自然”观念的一种“误读”,但实质上它反映出郭象对“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这一玄学主题的根本立场,进而使儒道关系演进到新的历史高度。在“创造的诠释学”方法论的指导下,郭象“自然”观的诠释路径可分成五个渐进的层次,分别对应“五谓”(“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和“必谓”)的方法学说。在前三个层次中,郭象的诠释工作涉及到原典校勘删定、“自然”语词的释义和“自然”观念的承袭,为实现理论创新做了铺垫。后两个层次则集中展露了郭象独特的哲学洞见,他通过对《庄子》“自然”观的层层解构,在创建自然主义的宇宙生成论的基础之上,最终建构了具有独创意义的“自然”观。郭象“自然”观的理论价值,体现为建构“独化”论的玄学体系、推廓魏晋玄学的理论延展和开启《庄子》诠释的新风尚。在《庄子注》中,郭象既秉承了道家自然无为的宗旨,又融摄了儒家礼法治世的原则,实现了两者的相互贯通、圆融无滞,为玄学的纵深发展做出了贡献。郭象对《庄子》“自然”观念的诠释,助益人们突破原有的理论模式去理解“自然”,其“寄言出意”式的注《庄》方法,也逐渐演变为一种方法论传统,进而使得中国经典诠释传统得以源远流长且形成蔚为大观之势。
其他文献
刑事强制医疗是一个新生事物,公安机关的强制医疗所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单位。强制医疗所关押的都是严重肇事肇祸的重度精神病人,入所前多触犯了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严重罪名,入所后接受治疗且限制了人身自由。由于相关精神疾病本身的复杂性,病人的病情常常不稳定。强制医疗所的民警、辅警、医护等工作人员每天跟这些特殊的对象打交道,既要管好病人的生活和治疗,又要确保安全无事故,其工作环境比较压抑,工作对象特殊,在长期的
校长专业发展是指校长的职业伦理道德、专业意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不断提升的过程,具体体现为校长经过系统的培训、自主学习和实践历练,促使自己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向专业标准不断靠近的过程。校长专业发展能促进校长管理能力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校长专业发展的高度直接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高度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校长专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才能满足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通过对三位小学
伴随着新课改与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要从本校和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与建设满足本地实际情况和本校校情的语文校本教材,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全面发展性人才。目前全国中小学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如火如荼,各种版本先后出现,然而以中职学校为主体所开发的语文校本教材还非常有限,也存在不少问题。现有幼师校本教材在开发与研究过程中不能很好
现代棒球运动诞生于美国,美国棒球运动的发展史俨然可等同于现代棒球运动的发展史。然而,随着这项运动传入日本,却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演变成极具日本民族特色的棒球文化。面对外来事物,日本人从来不缺少“本土化”的能力,而欲了解这项运动是如何在日本社会创造出非凡的吸引力,使整个社会对这一文化投去极大的关注度,必然要深入剖析日本棒球文化的变迁历程,了解其变迁的发生原因和有关机制。论文首先对有关概念进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经济快速腾飞的今天,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强有力支撑。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环境越来越优越,多种现代教学媒体已应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但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困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师资水平提升的不是很快,生源的基本素质也普遍不高。这样在
所予神话指的是认为人类行动者可以直接获得确凿无疑的东西(所予)的学说,无论这个所予是传统经验主义的经验、理性主义的第一原则还是感觉材料论者的感觉材料、康德的纯直观形式、黑格尔的总体图画、胡塞尔的事情的直接显现,都落入所予神话之中。称其为“神话”,自然是表示它是接受甚广,但却错误的学说。所予神话的学说自哲学诞生肇始就已相伴存在,因而对其的讨论史在对各种具体形式的所予神话版本中展开。但是这也意味着一直
古往今来,“政策”一词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野与生活,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毋庸讳言,农村体育作为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其健康、快速发展,必然离不开政策的规范与指导。从乡村体育振兴的角度来看,农村体育政策应是乡村体育振兴的顶层设计部分,农村体育政策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乡村体育振兴的成绩与效果。就农村体育自身发展的逻辑而言,农村体育政策是其发展的指导者、引领者,政策制定的目标与方针是农村
户口虽在法律上“分文不值”,但在一线城市却与购房资格、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直接挂钩,从而具有重大价值。特别是青年一代想要在一线城市长久生活,户口往往成为保障其未来生活质量的“刚需”。因此,在一线城市的劳动合同中约定落户条款的现象较为常见,但是对于落户条款的法律效力,不同学者以及司法实务部门的认识并不一致,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从立法基础、现实基础、理论基础三个方面论证劳动合同落户条款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下新的课程目标,最新(2017版)课程标准提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和责任等方面。广大一线教师在教育改革深化进程中课程观念、师生观念、教学观念都有新的转变,而且新课程所倡导的教材观也在逐步替代传统的教材观念。教师作为教材的主要使用者,教师能否有目的高效地使用教材,影响着教材是否能够更加有价值地服务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与老年人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群体亦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建设性力量,在社会生活以及老年社会工作的开展中可以发挥更为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本文基于座谈会与深度访谈方式收集资料,并结合现有的文献,对M市一家运行十余年的H老年自组织内互助养老关系的发展历程、关系建立与维系的载体、成效展开描述,分析了城市互助养老关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在剖析互助养老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基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