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风险的度量、管理及实证研究——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c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案以来,操作风险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与市场风险、信贷风险并列,操作风险也是银行面临的三大风险之一,对其有效的度量和管理是影响银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自新巴塞尔协议颁布以来,世界上对于操作风险度量和管理的研究已经渐趋成熟,不过,在中国,人们对于操作风险的重视程度还尚未达到应有水平。随着中国金融市场趋于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也屡屡爆出操作风险事件,不只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影响了银行本身的声誉和市场信任程度。因此,本文选取中国的操作风险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希望能够对学界有关操作风险的研究作出一定的贡献,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金融机构对于操作风险的重视,进而促进各个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繁荣发展。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取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笔者首先是阅读了与操作风险度量、管理相关联的国内外文献,同时对于操作风险相关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然后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进行实证研究,采取收入模型对14家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水平进行了估计。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问题,本文首先是采取定量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以饼状图、柱状图等形式直观的展示了我国目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及损失的一些特征;然后选取银行净利润为目标变量,选取资产总额、存贷款比率、不良贷款率和净利差为自变量,选取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以及货币供应量为控制变量,利用收入模型对14家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水平和损失进行了模拟估计。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总体水平尚处于可控制的范围,但是操作风险事件损失大、频率高,各个银行对于操作风险度量管理的研究也尚不到位。在介绍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和标准度量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对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管理水平提出了一些政策性意见,主要是公司机制结构的调整改革;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职业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发展操作风险度量体系;建立并加强银行信息化系统;加强外部监管力度;等等。
其他文献
存款业务始终是商业银行的立行之本;公司存款业务则是存款来源的重中之重。在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公司存款业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简单的网点扩张和
自从加入WTO,我国农产品贸易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农产品进口、出口以及贸易总额大幅度攀升,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作为发达国家,美国农业在资源充足、科技发达、政府对农业的支持等方面都占有优势,使美国成为世界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出口强国。比较中美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和竞争力,借鉴美国农产品贸易的成功经验,对增强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加快农产品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国际贸易理论首先分析了
我国的汇率体制改革正式始于2005年7月,此后人民币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升值,虽总体呈现波动但趋势明显。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数据显示,在汇率浮动的
风险投资是一种通过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施以高度专业化的组合投资,以实现未来资本增值和高额回报的权益性投资行为,具有长期性、高风险和高收益等特点。风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冰岛、希腊等欧洲国家乃至较为发达的意大利、法国、美国都爆发了债务危机,而作为高负债率的日本却没有爆发债务危机,日本政府债务能否可持续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