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30633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投资是一种通过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施以高度专业化的组合投资,以实现未来资本增值和高额回报的权益性投资行为,具有长期性、高风险和高收益等特点。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正是风险资本循环和增值的过程,一般分为融资、项目筛选、投资运营和退出这四个主要阶段。由于风险投资的目的在于追求风险资本的增值而非长期控制经营风险企业,当风险企业运行到一定阶段,无论成功与否,最终都要通过退出回收风险资本以实现投资收益或减少投资损失,并为下一轮投资做准备,因此也使得风险投资退出成为了风险投资活动中最后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风险投资退出的顺利实现,离不开一套完善健全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我国风险投资经过近30年的发展探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整体仍处于成长阶段,一些体制机制性的障碍还未突破,特别在风险投资退出方面,还存在着渠道不畅、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风险投资整体绩效偏低,影响了风险资本有效循环,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并立足于我国实际,研究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从风险投资的基本概念和运作过程入手,分析了风险投资退出的重要作用,介绍了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方式和特点,随后对两个不同发展模式下代表性国家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进行了比较借鉴,最后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意见和建议。具体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是引言,主要内容是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简要说明了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思路和文章框架。  第二章介绍了风险投资及退出的概念、特征和运作过程,说明了风险投资退出作为风险投资关键一环在整个风险投资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介绍了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方式,并对几种方式各自特点、相互间异同和优劣进行了比较。  第四章对美国和德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予以介绍和对比,并对相关经验进行了阐述总结。  第五章介绍了我国风险投资投资退出的现状,说明了当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方式,揭示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是借鉴前文所述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加强创业板建设、完善产权市场、发展中介服务体系等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意见建议。
其他文献
存款业务始终是商业银行的立行之本;公司存款业务则是存款来源的重中之重。在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公司存款业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简单的网点扩张和
自从加入WTO,我国农产品贸易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农产品进口、出口以及贸易总额大幅度攀升,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作为发达国家,美国农业在资源充足、科技发达、政府对农业的支持等方面都占有优势,使美国成为世界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出口强国。比较中美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和竞争力,借鉴美国农产品贸易的成功经验,对增强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加快农产品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国际贸易理论首先分析了
我国的汇率体制改革正式始于2005年7月,此后人民币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升值,虽总体呈现波动但趋势明显。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数据显示,在汇率浮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