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投资是一种通过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施以高度专业化的组合投资,以实现未来资本增值和高额回报的权益性投资行为,具有长期性、高风险和高收益等特点。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正是风险资本循环和增值的过程,一般分为融资、项目筛选、投资运营和退出这四个主要阶段。由于风险投资的目的在于追求风险资本的增值而非长期控制经营风险企业,当风险企业运行到一定阶段,无论成功与否,最终都要通过退出回收风险资本以实现投资收益或减少投资损失,并为下一轮投资做准备,因此也使得风险投资退出成为了风险投资活动中最后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风险投资退出的顺利实现,离不开一套完善健全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我国风险投资经过近30年的发展探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整体仍处于成长阶段,一些体制机制性的障碍还未突破,特别在风险投资退出方面,还存在着渠道不畅、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风险投资整体绩效偏低,影响了风险资本有效循环,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并立足于我国实际,研究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从风险投资的基本概念和运作过程入手,分析了风险投资退出的重要作用,介绍了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方式和特点,随后对两个不同发展模式下代表性国家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进行了比较借鉴,最后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意见和建议。具体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是引言,主要内容是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简要说明了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思路和文章框架。 第二章介绍了风险投资及退出的概念、特征和运作过程,说明了风险投资退出作为风险投资关键一环在整个风险投资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介绍了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方式,并对几种方式各自特点、相互间异同和优劣进行了比较。 第四章对美国和德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予以介绍和对比,并对相关经验进行了阐述总结。 第五章介绍了我国风险投资投资退出的现状,说明了当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方式,揭示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是借鉴前文所述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加强创业板建设、完善产权市场、发展中介服务体系等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