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能源缺口日益成为制约社会进步的一大隐忧。传统化石能源面临枯竭的现况下,开发高效、清洁、大储量的新型能源迫在眉睫。而在众多新能源类型中,太阳能因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低廉、环保、分布广的特点被广为关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硅晶太阳能电池蓬勃发展,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20%以上,在航天等领域大放异彩。然而硅晶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污染大、能耗高,且质地脆硬,限制了其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因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能源缺口日益成为制约社会进步的一大隐忧。传统化石能源面临枯竭的现况下,开发高效、清洁、大储量的新型能源迫在眉睫。而在众多新能源类型中,太阳能因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低廉、环保、分布广的特点被广为关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硅晶太阳能电池蓬勃发展,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20%以上,在航天等领域大放异彩。然而硅晶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污染大、能耗高,且质地脆硬,限制了其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因此,新型光伏技术的开发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有机太阳能电池应运而生。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重量轻、柔性、制备成本低等优点,在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有机太阳能电池单结器件效率已经超过15%,叠层器件更是超过17%。尽管如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效率及稳定性仍然值得深入研究。其中,活性层(吸光层)材料的创新是重中之重。因此本论文从分子能级匹配、吸收光谱调控等角度出发,采用烷硫基侧链取代策略,着眼于提高高效有机光伏材料的光伏性能,主要包括:1.以烷硫链取代苯并二噻吩(BDT)为中心单元、三联噻吩为π桥、3-乙基罗丹宁为吸电子端基构建了 A-D-A型结构小分子给体BDTT-S-TRS。通过在噻吩π桥上引入烷硫基侧链,有效降低了小分子的HOMO能级,扩宽了吸收光谱。以BDTT-S-TRS为给体,PC71BM为受体制备电池器件,能量转换效率(PCE)和填充因子(FF)分别达到了 8.07%和70.5%。2.拓展烷硫链取代噻吩π桥的应用。将烷硫链取代噻吩作为π桥引入D-π-A型共轭聚合物中,合成了一系列聚合物给体材料CP24、CP27和CP31。结果表明,在π桥引入烷硫链可以有效降低聚合物给体的HOMO能级、拓宽其吸收光谱。但π桥上烷硫链的引入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聚合物共轭主链的平面性,从而降低了其载流子迁移率。将这三个聚合物作为给体分别与ITIC及其相似物m-ITIC共混制备器件,其中基于CP27的PCE达到了8.08%,Voc为0.93 V。进一步引入PC71BM作为第三组分构建基于CP27:m-ITIC:PC71BM的三元共混器件,PCE提高到了 8.66%。3.将烷硫链取代噻吩π桥引入非富勒烯稠环受体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小分子受体CS57、CS70和CS77。这三个材料在600到800 nm区域具有较强的吸收,与目前常用的中、宽带隙给体材料具有互补的吸收光谱和匹配的能级。其中,以CS57为受体,PBDB-T为给体制备的的电池器件,PCE达到了 13.72%。特别地,尽管CS57和PTQ10之间的HOMO能级差为0,基于PTQ10:CS57的电池器件仍取得12.20%的PCE,Voc达到了 1.00 V,能量损失仅为0.47 eV。以CS57为受体,选取六个HOMO能级、吸收光谱各异的聚合物材料为给体,基于六个共混膜的电池器件效率都超过了 10%。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经济水平、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出行因其舒适、方便和快捷逐渐成为城市交通中最为流行的出行方式,辅助驾驶系统也在行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行驶车辆的检测与跟踪是辅助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行车环境复杂、车辆之间互相遮挡、光照变化等,车辆的检测与跟踪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鉴于此,本文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研究。小目标车辆的检测。现有的车辆检测算法对远距离的小目标
基于一次铝硅合金中硅、铁杂质含量过高的问题,本研究利用电磁定向凝固结合中和元素Mn的技术手段,在一个实验过程中同时分离去除一次铝硅合金(35wt.%Si,5wt.%Fe)中的硅及富铁相。一方面,铝硅合金中硅和铁相被分离至底部便于去除;另一方面残留在铝硅合金中富铁相形态也得到了改善,从针状形态逐渐改善为树枝状、汉字状、块状及骨骼状,减小了富铁相在铝硅合金性能方面的不利影响。本文对电磁分离一次铝硅合金
恶意软件对网络安全的威胁备受关注,每天都有数百万个新的恶意软件出现,影响着成千上万的用户。但绝大多数的恶意软件都是基于原有恶意软件的重用或者复用。攻击者可以完全自动化的设计和重用恶意软件,这使得网络犯罪的门槛越来越低。对海量的恶意样本进行快速的分类和归档,可以加速对新的恶意软件的检测和对相同家族恶意软件的版本更新梳理。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当前快速变化的恶意软件生态系统。本文针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革新,5G通信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与4G系统相比,5G通信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向毫米波频段的转变,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为5G应用指定了 27.5~28.35GHz频段,这种频段上更容易获得更宽的带宽且可以实现预期的高数据速率和系统容量。而随着5G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智能通信设备也在不断革新,特别是手机和智能穿戴设备。而5G移动终端的演进技术为其天线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天
石墨烯自2004被发现以来,其独特的二维蜂窝状结构、较低的电子噪声、超高的电子迁移率和比表面积、以及室温下可导电和优异的力学特性等优点,引发科研工作者们的研究热潮;其超高的比表面积以及电子迁移率使得这种材料在气敏传感领域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镍泡沫和镍纳米线上生长出了三维结构的泡沫石墨烯和管式石墨烯,并研究了其对于NO2气体的气敏特性。具体的研究和实验内容如下:(1
近年来,在信息化全面发展的趋势下,电子、智能化等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雷达在现代电子战中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电磁环境和越来越严重的干扰问题。在干扰背景下,传统雷达作战效能难以发挥,且因为其原理性的特点易被限制和针对,基于数字射频存储(DRFM)技术的欺骗式干扰已经成为了现代雷达面临的一个严重威胁,因此雷达抗干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极化雷达作为一种新型体制雷达,在对抗转发式干扰方面具有独特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不可再生能源比如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既不具备长期发展性同时也对空气质量产生负担。众所周知,氧气催化反应和水电解反应作为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的重要理论组成,使得人们对这类催化剂的研究十分火热。其中Pt、Ru02、Ir02作为高效催化剂存在高成本,地球丰度低,以及不可同时作为多功能催化剂的缺点。因此,开发廉价的非贵金属甚至是三功能催化剂是电池在实用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乳头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8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治愈率高达90%,然而,此类癌症淋巴转移率较高。因此,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对防止病情恶化有重要作用。在众多的诊断方法中,病理检查是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方法,面对日益增长的病理切片样本,如何使用计算机技术辅助病理学家进行诊断,减轻病理医生负担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部分线路不可避免采用了有砟轨道结构。因此针对高速循环动载荷作用下有砟轨道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展相关的技术分析刻不容缓。离散单元法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使用连续介质方法在分析散体道砟颗粒时特有的缺陷。然而该方法应用于该方面问题研究时仍然存在瑕疵,主要方面之一是数值模型中道砟的形态特征难以通过数值的形式与实际建立紧密的联系,导致了数值分析结果没有细致入微。因此为了更加
现今,网络需求高速发展带动着网络设备、网络应用等一系列的产业蓬勃发展。为了提高复杂网络的安全性,除了安装防火墙外,目前很多的系统都采用了基于误用检测的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因此,基于误用检测IDS的研究对于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有积极意义。Snort和Security Onion都是典型的IDS,由于Snort代码是开源的,且其结构清晰,容易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