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企关系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企关系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从政府放权让利到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伴随着我国政企关系30多年的变革,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先后经历了计划为主的制度安排,市场为主的改革融合以及新时期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加入WTO,在经济全球化、多元化的趋势下,我国的政府和企业也正在构建政企和谐合作的新型关系。其间,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得到不断提高,政府职能有了明显的改变。但是,政府“企业化”改革的不稳定性,政府力量与企业力量的相互依存以及公共人力资源与企业人力资源的差异和交融,加上公共人力资源自身体制障碍,以及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的“政企分开”的认识误区等,导致了在政企关系中,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配制的“缺位”。政府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缺乏宏观规划,人才浪费与人力资源不足现象并存,政府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制度不完善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新型政企合作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发展和变革的切入点,在完善自身改革的同时,推动政企合作关系向纵深发展。本文结合江苏锡山经济开发区实际,以政府与区内的重点企业建立和谐的政企合作关系为例,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介绍了在人才储备、人才引进、人才服务、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实际运作,为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新的实践依据,为进一步搭建和谐的新型政企关系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