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强化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方法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i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教育的特征是创新教育。创新的第一要素就是:善于思考,提出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现行的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如何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提出假设,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验证假设(即引导学生“学答”),而忽视怎样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有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即引导学生“学问”)。本文力从“问题意识”出发,讨论了“物理问题意识”的含义:在其他专家对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情况调查和笔者对自己所在中学调查的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出中学生物理问题意识淡泊的原因:找出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理论基础;并研究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最后通过实验摸索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若干原则、策略;从实验后的效果可以得出:物理课堂上运用适当的教育原则、教育策略强化学生的物理问题意识是可行的。 在本文中,“物理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物理认知活动(物理概念的学习、物理命题学习、技能形成与问题解决)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物理问题意识有无以能否提出物理问题为判断标准。“物理问题意识”的提出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物理教育心理学基础,特别地,从现代物理学科教学论和物理发展的历史角度;论述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物理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分析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淡泊的原因;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最后,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培养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策略和教学程序,并进行了实验研究。本研究采用的教学原则为:主体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实践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教学相长原则、激励性原则、指导性原则。本研究构建的教学策略为:发扬民主,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敢问;重视过程,讲究方式,让学生会问: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好问;变式训练,发散思维,让学生巧问。实施策略的教学程序为: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认知冲突—独立探索,积极体验—协作学习,营造民主氛围—反思评价,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变式训练,巩固迁移新知识。 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可得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用以上的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可行的。实施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能产生如下教学效果: 1、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活跃课堂气氛。 3、有利于大部分学生初步具有问题意识,而且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4、可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很多学生敢问、乐问。 5、有利于改变学生对主动思考和提问的消极态度。 6、有利于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其他文献
SynthesisandCrystalStructureof1,5-Bis(1'-phenyl-3'-methyl-5'-pyrazolone-4')-1-(4'-aminobutand-1'-imino)-5-pentaneone¥YangLu-Q...
为了规范代言人广告,正确起用女性形象代言人,创造女性形象代言人广告各方多赢的局面,在分析现代女性形象代言人广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企业、广告制作者、代言人本身及社
4月2号是《小学生导刊》的小读者节,编辑部邀请我校参加童话剧演出。学校将这次表演机会给了我们二(2)班。课本剧表演方案拿到手的当天,我在家长QQ群里与班级家委会讨论。家委会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模仿性强,
标题化合物C19H23O4Cl(4)是由邻氯苯甲醛(1)与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2)、2,2-二甲基-1,3-二氧六环-4,6-二酮(3)在乙醇中反应而得。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其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
根据三氟化硼-苯甲醚化学交换反应精馏体系,对硼同位素的生产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回流比的调节方式和裂解塔、络合塔产品回收率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液
从广告文本类型翻译的目的性着手,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点,尝试从的语接受者的文化环境、宗教背景,的语接受者认同的广告文本类型的语言交际习惯和规约特征,的语接受者的认知环境和
采用XRD和SEM方法表征不同位置辊棒的晶相结构与显微结构来探讨陶瓷辊棒在实际窑炉使用过程晶相结构和性能变化.采用物理方法表征辊棒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位置辊棒存在
俳句文学与枯山水都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俳句文学与枯山水意境互通、情景交融,二者都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有着共同的美学追求。文章介绍了俳句文学的形成过程与美
城市雨水利用工程可有效缓解洪涝灾害、补给地下水源,是减少水污染、涵养水源和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循环的有效手段。对道路雨水性质进行了分析,论述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