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剩余污泥内碳源强化废水反硝化脱氮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xiao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往往碳氮比(C/N)较低,要实现深度脱氮,通常需要添加外部碳源以弥补反硝化碳源的不足。活性污泥法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废水处理方法,具有技术成熟、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但利用该工艺处理废水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目前,剩余污泥的处理已占到污水处理厂总运行成本的25~65%。如何经济高效地提高废水脱氮效果,降低剩余污泥处理处置成本已成为污水处理厂面临的两大挑战。因此,本文研究了预处理条件对污泥内碳源释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利用预处理剩余污泥内碳源强化反硝化脱氮情况。此外,还分析了该过程对污泥减量和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及在该基础上的技术应用和经济适用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预处理过程中,预处理温度(50、60、70、80、90℃)、pH(9、10、11、12、13)、时间(15、30、45、60、90、120 min)对剩余污泥内碳源释放有重要影响。加热温度对剩余污泥预处理效果的影响中,处理时间为120 min,温度在50~80℃范围内,碳源释放量随温度上升逐渐增加;当处理温度由80℃增加至90℃时,溶解性COD(SCOD)浓度仅提高了0.36%,而铵态氮(NH4+-N)和总磷(TP)浓度分别提高了16.32%、29.48%。初始pH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中,在预处理温度为80℃,处理时间为120 min条件下,初始pH在9~11范围内,碳源释放量随pH上升逐渐增加。当pH>11时,释放量迅速增加,pH值从12升高至13时,SCOD提高了24.52%,而NH4+-N和TP浓度分别提高了70%、71.70%。处理时间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中,预处理时间在15~60 min范围内,各组碳源释放量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当预处理时间从60 min延长至120 min时,污泥破解率仅增加了2.42%,NH4+-N和TP浓度增加了6.70%和20.67%。因此,从内碳源释放、营养物质溶出和节能角度方面考虑,选定最佳预处理条件为pH=12、处理温度和时间分别为80℃和60 min。(2)利用热预处理、碱预处理、热碱联合预处理污泥内碳源强化反硝化脱氮时。脱氮过程主要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0~9 d)为适应阶段,出水硝态氮(NO3--N)浓度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升高;第二阶段(9~23 d)为稳定阶段,出水NO3--N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其中利用热预处理污泥内碳源强化反硝化脱氮时,在第9~23 d,NO3--N去除率在54.45~75.78%范围内波动;碱预处理污泥内碳源强化反硝化脱氮时,在第9~23 d,NO3--N去除率在40.07~47.73%范围内波动;热碱联合预处理污泥内碳源强化反硝化脱氮时,在第9~23 d,NO3--N去除率在50.91~59.40%范围内波动。出水亚硝态氮(NO2--N)浓度总体上呈现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出水NH4+-N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3)预处理剩余污泥内碳源强化反硝化脱氮反应过程运行23 d后,其中热预处理组中污泥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减量效率为25.64%,污泥比阻(SRF)为1.95×1012 m/kg;碱预处理组中污泥MLVSS减量效率为24.72%,污泥SRF值为3.16×1012 m/kg;热碱联合预处理组中污泥MLVSS减量效率为27.77%,污泥SRF值为2.50×1012 m/kg。胞外聚合物(EPS)分析结果表明,剩余污泥内碳源强化反硝化脱氮反应后,热预处理、碱预处理、热碱联合预处理组EPS浓度分别从原来的54.30mg/VSS降至32.45、36.44、32.58 mg/VSS,其中与污泥脱水性能密切相关的松散结合型胞外聚合物(LB-EPS)从原来的4.88 mg/VSS分别降至3.08、3.09、3.29 mg/VSS。(4)本文基于在同一反应装置内同时实现发酵和反硝化提出了“氮营养物去除-污泥减量-磷资源回收”的新概念,从资源回收和利用的角度解决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不足、剩余污泥难处理两大难题。通过经济性分析得到,在该系统中,将1 t含水率为95%的剩余污泥热预处理后作为碳源,可节约52.39 RMB。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在线考试系统和试卷自动评分系统越来越多。然而,由于汉语语法的复杂性和修辞的多样性,汉语主观题的自动评分依然是一大挑战。现有研究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评分方法要求的样本数过高,且评分结果的可解释性较低,无法就句子成分、修辞评分的标准等给出明确的评价信息以帮助小学生发现错误的地方并纠正错误。此外,目前的成绩计分方式只是简单累加各小题的得分,难以刻画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钢结构自重轻、延性好,且对于偏心支撑结构具有良好的耗能机制,抗震性能尤佳,我国现行规划中也提出要推广钢结构在地震频发地区的应用,钢结构的相关研究将成为时代的趋势。中国地震频发,且山地居多,因此山地建筑中典型的掉层结构的抗震性能需得到重视。目前为止,对掉层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抗地震倒塌安全储备等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已有研究中缺乏将钢结构与掉层结构的结合。因此,对掉层钢框架结构进行定量分析
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管正成为我国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志。考试不仅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常见形式,也是人才考核与选拔的重要手段。尽管现行的考场已经按照标准化考场建设的相关规定安装了监控设备,但目前的监考方式仍然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未能研究够借助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自动地识别和理解考生的行为。本文以标准化考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深度网络模型的考场考生位置自动检测方法,可用于后续的智慧考场中考生行为
土壤镉(Cd)污染不仅会影响作物的安全生产,还会通过食物链威胁人体健康。原位钝化修复是目前大面积污染农田的常用修复技术,结合土壤环境条件,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钝化材料是影响修复效果的关键因子。本研究以水稻秸秆生物炭(RSB)及三种以该材料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炭基复合钝化材料(氧化改性生物炭基复合钝化材料RFW-A、高温活化生物炭基复合钝化材料RFW-H、物理混合生物炭基复合钝化材料RFW-P)为研究对象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土壤淋洗法因其快速高效且操作简便,被广泛用于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当中,而环境友好型淋洗剂的筛选已成为这一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选用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和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DTPMP)三种有机膦酸为淋洗剂,通过振荡淋洗试验研究在不同浓度、p H和淋洗时间下对四川省崇州某污染农田土壤(土壤A)和和汉源某
信息传播向来是人类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传播现象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普及,网络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近年来,在线社交网络等新型网络应用大范围流行,网络上的信息总量大幅度增加,信息传播速度也显著加快,各种信息传播行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明显增强。因此,对网络上的信息传播现象进行建模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网络传播动力学及最优控制方法,对谣言传播与口碑营销这两种典型且具有相似性的信息传播行为分别进行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化石能源被大量消耗,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有潜力替代传统石油基柴油的新型清洁能源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随着生物柴油业的高速发展,副产物甘油的量却早已供大于求,如何对大量过剩的甘油进行有效转化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兴趣。在甘油的众多转化研究中,甘油丙酮缩醛反应因可生成主产物为丙酮缩甘油(solketal)这种可用作含氧燃料添加剂、表面活
近些年来,人类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大量消耗着地球上的宝贵资源,随之而来还有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者们不得不努力探寻和研究出能够解决环境污染这类问题。目前,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被认为是最绿色的有机污染物处置方法之一,该技术是光催化剂利用自然界的光能激发内部的光生载流子,在表面生成相应的高氧化活性基团,从而实现绿色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但是光催化反应稳定性差、不易实现的缺陷使得这类技术手段无法得
目前我国亲缘关系鉴定大多使用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Short Tandem Repeat,STR)遗传标记位点,在刑事侦查领域,通过对Y-STR进行检验,可以开展家系排查和辅助父系亲缘鉴定,为案件侦查提供线索。不过Y-STR只能针对父系亲属,无法对母系亲属进行排查,而近年来半同胞、舅甥、姑侄等复杂亲缘关系鉴定诉求不断增加,现有的鉴定方法已远远无法满足物证鉴定所需。随着全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
自然教育是一种需要从乡土文化与知识中提炼开发形成生态产品,以体验形式让消费者从物质和精神上获益,是森林小镇利用资源优势,开发生态产品的有效途径之一。自然教育产品由线路、课程内容和人力服务三大要素构成,研究具有森林小镇特色的自然教育线路、开发基于乡土知识的自然教育活动内容、培养社区支持队伍的能力对于森林小镇建设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自2017年起设立省级森林小镇以来,鼓励森林小镇社区居民经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