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框架及利他人格对老年人社会折扣的影响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拥有许多亲疏不同的交往对象,这种不同的远近关系造成了社会距离的不尽相同。他人的盈利或损失对于个体的影响会随着二者之间社会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同时个体对于资源共享的意愿也会随着决策者与接受者之间社会距离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这种现象统称为社会折扣(social discounting)。尽管大量的研究已经探讨了该类折扣现象的机制,但是被试均局限于大学生群体,对于老年群体的社会折扣趋势至今仍知之甚少。而依据人们的生活经验,年纪越大的人似乎会更加宽容大度,慷慨大方。那么随着年龄的老化,社会折扣现象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全球老龄化愈加严重的今天,对于该问题的探究变得迫在眉睫。本研究采用社会折扣任务,分别结合任务框架和利他人格两方面因素,测量不同条件下被试的社会折扣程度,考察了中、老年群体的社会折扣差异,旨在探讨社会折扣现象随着年龄的老化其自身变化趋势。研究共包含两个实验。实验一被试人数经筛选后共计460人,其中中年组216人,老年组244人。实验采用2(年龄:中年,老年)*2(任务框架:收益,损失)*4(社会距离:亲属,朋友,刚认识的人,陌生人)三因素混合设计,深入探讨任务框架和社会距离对中、老年群体的社会折扣程度的影响;再对比不同年龄被试组之间的差异,探究社会折扣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变化的趋势。结果发现:(1)任务框架明显影响中、老年人的社会折扣程度,即所有被试在损失框架下的折扣程度均值显著低于收益框架下的社会折扣均值;(2)任务框架与社会距离的交互作用影响该群体的社会折扣程度,即:被试在四种不同关系对象的社会距离水平下,损失框架下的社会折扣程度均显著低于收益框架下的社会折扣程度,且随着关系对象的社会距离逐渐增加,两种任务框架下折扣程度的差值也逐渐增大;(3)年龄组别、框架和社会距离三者的交互作用影响社会折扣程度,即:在收益框架下,老年组被试在“亲属”及“刚认识的人”两种层面的折扣程度显著低于中年组被试;但由于社交局限,老年组面对“朋友”层面其折扣程度显著高于中年组。在损失框架下,老年组被试在“亲属”和“陌生人”层面的折扣程度显著低于中年组被试。可以认为在不同任务框架及社会距离的条件下,老年组具有更高水平的慷慨程度。实验二采用2(年龄:中年,老年)*2(利他水平:高,低)*4(社会距离:亲属,朋友,刚认识的人,陌生人)三因素混合设计,着重考察利他水平的高低和社会距离对中、老年群体社会折扣程度的影响,并深入探究在不同利他水平下,中、老年社会折扣程度的差异。通过对利他水平的测量筛选出128名被试进行实验分析(中年63人;老年65人)。结果发现:(1)利他水平影响中、老年的社会折扣程度,即高利他水平者的社会折扣程度均值显著低于低利他水平者的社会折扣程度均值;(2)利他水平与社会距离的交互作用影响中、老年群体的社会折扣程度,即:被试在四种不同关系对象的社会距离水平下,高利他水平者的社会折扣程度均显著低于低利他水平者的社会折扣程度,且随着社会距离的逐渐增加,两种水平下的差值逐渐增大;(3)年龄组别和利他水平的交互作用影响社会折扣程度,即:在高利他水平下,老年组的社会折扣程度显著低于中年组;在低利他水平下,两组被试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社会折扣任务,对影响中、老年群体社会折扣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对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社会折扣现象随着年龄老化而变化的趋势进行了初步探索。实验结果得出了一些相关的社会折扣规律,完善了对中、老年群体社会折扣的探索,为阐述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社会决策行为起到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也为消除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有关老年群体污名化特征的刻板印象提供科学有效的论证。
其他文献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具有面积大、分布广、组成复杂等特点。传统林业调查工作耗时耗力,对森林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不适合进行大范围的调查。随着遥感技术
目的利用水下爆炸装置,建立水下爆炸致兔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模型,进一步探讨乌司他丁对水下爆炸致兔ALI的治疗作用。方法首先建立水下爆炸致兔ALI模型。在前期预实验的基础上,本实验设置三组:即A组(爆心距1.5m)、B组(爆心距1.8m)和正常对照组(N组)。通过比较三组实验兔致伤后0h、4h、12h、24h血氧分压(PaO_2)、致伤后24h内死亡率以及肺组织含
中药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医药学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屠呦呦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青蒿的研究成果获得肯定以来,青蒿作为一种典型的清热类药材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电阻断层成像(ERT)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木材无损检测手段,因具有便于携带、检测速度快的优点,常用于检测活立木的内部缺陷。在不同季节条件下,温度、树木含水率等因素对活立木电
背景:血清肿及皮下积液的形成和皮瓣延迟愈合仍然是改良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近几年,很多临床研究尝试应用Sapylin减少血清肿及皮下积液的形成和促进皮瓣贴合,但结果仍存在争议。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其潜在的机制。方法:一项前瞻性,连续的随机队列研究,包括120名被诊断患有乳腺癌并接受改良根治性乳房切除术的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Veh和实验OK-432组),在手术期间分别使用或不使
氮素是植物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植物体内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的重要构成成分。氮素利用效率低会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因此水稻氮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作为我国发病率第三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由其造成的死亡已居国内恶性肿瘤致死因素的第五位。85%的散发性CRC病例表现出染色体不稳定性,15%的CRC是由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引起的。C8orf48(chromosome 8 open reading frame 48)定位于8p22染色体,但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关于C8orf48与CRC
胰腺β细胞是机体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重要场所,其功能紊乱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前的研究表明胰腺β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microRNA-124a(miR-124a)在胰岛素生物合
本文运用小三角的研究思路,从语义、语法及语用三个方面对乐东话中的“无”进行较为细致、全面的描写。另外,本文还以乐东话为立足点,进行“方-普”比较、“方-古”比较和“方-方”比较。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乐东的人文地理与乐东话,并且总结整理了海南方言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厦门方言中有关“无”的研究现状。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及体例说明
褐飞虱是一种具有专食性、远距离迁飞性、灾变爆发性等特点的重大水稻害虫。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大气中低温环境可以有效地胁迫褐飞虱迁入过程,导致其种群在某些区域集中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