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碎片分类拼接及其并行算法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ali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物是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科技、艺术等诸多信息的载体,是考古学重要研究对象之一。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在考古挖掘现场通常出土成千上万的文物碎片,如何从碎片快速拼接出一个个完整文物,是考古学家关心的问题。目前,该工作主要靠手工完成,既耗费时间,也易于造成对文物的破坏。因此有必要计算机辅助完成文物的分类拼接工作。一般地,计算机辅助的分类拼接主要根据获取的文物碎片的几何、纹理等信息来进行,但由于文物碎片往往是大量存在的,普通pc机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该项工作,因此在并行环境下对程序进行改进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计算几何、图形学、并行算法等领域相关技术以及考古知识的应用,研究实现了旋转体文物碎片分类拼接系统。首先根据Inspeck三维扫描仪提取文物碎片的三维点云信息估算碎片对应的旋转轴及其母线信息。根据母线的相似度匹配来对碎片进行分类归档。对归为一档的碎片基于旋转轴及其母线等信息通过旋转、平移等操作来进行拼接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基于Cluster并行实现的。本文并对原拼接算法进行了改进,大大降低了拼接所需的时间。本文主要贡献为:1.研究实现了旋转体文物碎片的并行分类拼接系统针对大量文物碎片进行分类拼接工作耗时较长的特点,采用MPI消息传递机制在cluster环境下进行了并行化处理。并行算法采用主从模式,选取一节点为主节点,其余节点为从节点。主节点首先负责将文物碎片分配给各个从节点,从节点求取文物碎片的旋转轴及其母线信息,将结果返回主节点。主节点根据母线相似性对碎片进行分类,并将归为一档的碎片分发给从节点,在从节点上完成拼接工作。并将拼接结果返回主节点。2.提出了新的基于母线相似度的碎片分类算法根据母线特征点以及母线采样点曲率对碎片母线的相似度进行比较,将在设定阈值内匹配的母线分为一档。该算法解决了碎片在纹理油彩特征丢失后的分类问题。3.提出了改进的求取碎片边缘轮廓以及拼接的算法针对三维点云曲面边缘的特点提出了求取碎片边缘轮廓的算法,基于旋转体文物的特点提出了新的文物碎片的拼接算法,该算法相对于已有算法大大提高了运算效率。
其他文献
波兰数学家Z.Pawlak于1982年提出的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知识的数学工具。其主要思想就是在保持分类能力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知识约简,导出问题的决策或分类
变色龙hash函数,首先由Krawczyk和Rabin提出,它是一种带陷门的单向hash函数,掌握陷门信息的人可以容易地计算出一个随机输入的碰撞,而没有陷门信息的人则无法计算碰撞。 变色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短信以其普及率高、方便快捷、移动性好、灵活性高、价格便宜等优势获得了人们的青睐。在日常生活中,短消息成为了人们最常用的信息交流方式之
学位
本文应用自组织映射网络(SOM,Self-Organizing Map)和K—Means相结合的方法对用药后的抑郁症大鼠DNA的芯片样本进行聚类,从而得到不同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利血平、开郁安神胶囊)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组播技术应运而生。各种以组播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应用也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远程教学、视频会议、P2P游戏等等。尽管新的Internet协议规定组播技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下一代移动无线网将会以更高的数据接入速率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与任何人”进行交互多媒体通信的需求。但是,无线网络通
为了适应运行时的用户需求变化,在不中断系统运行的情况下进行在线演化,一些软件产品提供了灵活的或智能性的用户界面,用户通过对界面上相应元素的操作,能使软件发生功能上或
复杂的软件系统往往有很多未知的系统错误,这些潜在错误给软件的可靠性、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性。模型检测技术(建模)能够从软件的源代码中提取出该软件的形式化模型,继而可
随着电信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电信企业竞相采取减员增效等的措施来降低运营成本。减员增效,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缴费网点减少、前台收费人员的不足等问题。虽然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信息安全也成为21世纪国际竞争的重要战场。为了保护一个国家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信息和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