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实现基层社会依法治理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司法行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深入推进,一方面可以帮助村(居)民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进一步推进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法治政府的建设,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实现基层社会依法治理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司法行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深入推进,一方面可以帮助村(居)民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进一步推进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法治政府的建设,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江苏省邳州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了解当前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村(社区)法律顾问选拔任用不明晰:村(社区)法律顾问选拔标准不具体,未落实村(社区)与法律顾问的“双向选择”,未设立人员退出程序;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待改进:宣传引导力度不够,考核评价主体不全面、内容不完善、结果不公开;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保障不足:村(社区)配合度有待提高,法律服务供给仍不足,服务平台应用水平待提升、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补助水平较低。并具体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如配套政策不全面:在村(社区)法律顾问准入、离开以及如何落实村(社区)和法律服务人员双向选择等方面的规定并不具体,标准、程序要求过于笼统;工作机制不健全:宣传引导机制不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工作保障力度欠缺:组织保障不到位,人员保障不到位,业务保障不到位,经费保障不到位。进而提出加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建议。如完善配套政策:细化村(社区)法律顾问选拔标准,推动村(社区)和法律顾问“双向选择”,设立人员退出程序。健全工作机制:采取开拓多样化宣传渠道、搭建多元化宣传载体、创作精准化宣传内容等措施健全宣传引导机制;通过加大群众反馈和评价考核内容比重、公示考核结果、抓实结果运用等方式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工作保障:强化组织保障,深化联合协作、提高部门配合度;强化人员保障,拓宽准入门槛、推动法律顾问多元化,强调政策引导、提高法律顾问积极性,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法律顾问专业性;强化业务保障,提档升级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优化完善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强化经费保障,继续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拓宽财政经费来源、建立健全法律顾问资金动态调整机制。
其他文献
在我国城镇化与市场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演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折射到我国乡村就是村民对乡村美好生活的期望与当前乡村内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乡村社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乡村治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乡村社会的发展情况,也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进程。为了实现乡村现代化的发
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兴起催生出万物互融的智能时代,这也为终身化学习创造出新的历史机遇,终身学习推动世界教育演进的步伐加快,我们不禁省思:世界教育的整体发展趋势是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世界上较早关注和推动全球终身学习的国际组织,从人与地球一体性的角度思考全球教育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几部里程碑式的报告中将全球化作为一种现代人文价值观,闪烁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芒。在第一部里程碑式的报告《富尔报告》发布五
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影响幼儿社会性人格的形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的交往能力目标。父亲是幼儿教养的重要参与者,高共情的父亲能关注孩子深层次的内心需求,增进父子关系,同时,父亲共情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幼儿会通过模仿将父亲所呈现的共情行为转化到与同伴的相处中去。父子依恋作为父子在日常相处基础上建立的亲密情感及安全归属,直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强化理论武装、汇聚民心民智、实现思想引领的必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推进宣传思想工作持续深入发展,在宣传的各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农村地区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基础阵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补齐农村宣传短板,在宣传中彰显舆论引导之效,是我们应当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推进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深入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在文化建设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大学生,一直以来都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