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划是人的一种重要能力,是“为了实现结果最大化而对未来行动序列的积极和有意识的构建或心理模拟”。目前,国内关于计划的心理学研究还很不充分。因此,本研究以396名初中生为被试,运用聚会任务、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内一外心理控制源量表,对初中生计划发展的特点以及时间管理倾向、心理控制源对计划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索。在聚会任务中,被试需要为一个假定的聚会活动做计划,而被试的计划策略和所犯的错误则是评估计划有效性的指标。
研究结果显示:(1)任务包含率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女生的任务包含率显著高于男生。(2)时间分配正确率、人员配置正确率、总正确率存在显著的学生类型差异和年级差异。和没有做过班干部的学生相比,做过班干部的学生在这三个指标上的正确率更高;初二、初三的时间分配正确率、人员配置正确率、总正确率都显著高于仞一。(3)初中阶段各个年级的学生都会用到“优先考虑限定时间的任务”、“组块法”、“倒推法”三种策略。(4)时间分配正确率、人员配置正确率、总正确率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心理控制源和时间分配正确率、人员配置正确率、总正确率呈显著的负相关。(5)时间管理倾向、心理控制源对计划的总正确率构成极显著的回归效应,且心理控制源对计划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时间管理倾向来实现的。
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的计划能力及计划有效性逐渐提高。其中,初二可能是计划能力发展的关键期。(2)女生的计划比男生更完备:做班干部的经验可能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计划能力。(3)初中生在计划过程中会综合运用各种策略。(4)时间管理倾向和心理控制源对计划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心理控制源直接影响计划,此外心理控制源还可通过时间管理倾向影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