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壳聚糖是自然界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由于其主链上含有大量的自由氨基和羟基,这使得壳聚糖容易改性。壳聚糖独特的聚阳离子性质和优良的成膜特性,使其在医药、化工等领域作为新型功能膜材料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 本论文主要研究和结论如下: 概述了壳聚糖膜的研究进展、研究发展动态及其应用概况。壳聚糖膜的结构和性能取决于壳聚糖的分子量(Mw)、脱乙酰度(DDA)、溶剂以及除去溶剂的方式。此外,共混、化学改性和物理处理也是改变壳聚糖膜性质便捷、重要的方法。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化学交联可能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或者其它不好的影响,为克服这些缺点,研究对壳聚糖膜进行物理处理以改善其性能不但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研究了溶剂处理对壳聚糖及其交联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用流延法制得壳聚糖膜(CSF)、壳聚糖戊二醛交联膜(CSFG)及壳聚糖甲醛交联膜(CSFF),并用乙醇、乙醚、石油醚等溶剂对膜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溶剂处理影响膜的吸水率和力学性能,对膜影响的程度依次为:壳聚糖膜<壳聚糖戊二醛交联膜<壳聚糖甲醛交联膜。随着处理溶剂的极性减弱,膜的吸水率和断裂伸长率随之增加,壳聚糖甲醛交联膜用石油醚处理与用水处理后直接干燥相比较,膜的吸水率增加2.1倍;断裂伸长率增加82%。 用流延法成功制备三种不同配比的明胶-壳聚糖共混膜,并对共混膜在不同湿度、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湿热处理。用FT-IR、XRD、SEM等方法对湿热处理前后的共混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湿热处理时间和温度及明胶含量均会对共混膜的结晶和性能产生影响。湿热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共混膜的抗水性。明胶含量在20%时,在60℃、湿度75%条件下对共混膜湿热处理24小时,共混膜在蒸馏水中的吸水率下降了81%。处理前后共混膜红外谱图和X-射线衍射谱图比较表明,共混膜在抗水性能方面的变化可能是明胶和壳聚糖在热引导下发生类似交联或结晶发生变化引起的。 用流延法成功制备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膜,然后分别进行湿热处理和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