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1.收治的60例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均来至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重症病房救治的病例。以就诊次序为参考,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资料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2.治疗组予以内科基础治疗+加味参苓白术散:人参20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白扁豆10g、薏苡仁30g、山药10g、莲子肉10g、砂仁6g、附片30g、干姜15g、桔梗6g。(中药配方颗粒来自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212183-1310105)。每天1剂,温开水冲化,分2次鼻饲。②对照组:予以内科基础治疗+思密达(由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90)每次一袋+金双歧(由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9980004),一次2g,二药温水冲化鼻饲,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5天,临床观察2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腹泻程度积分、患者症状评分、综合疗效等指标,评价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动态观察生命体征:持续心率、血压、呼吸、心电图监测,持续进行指标监测:三大常规、大便隐血试验、大便涂片、大便培养、肝肾功、电解质(每天1次);12导联心电图(治疗前后)。3.统计学分析方法:使用SPSS16.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Ridit检验分析等级资料。结果:1.治疗前两组性别以及APACHEll比较,分析结果示两组病人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起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药物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止泻效果快,优于对照组。3.腹泻程度积分比较: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均具有改善腹泻程度积分的作用,治疗组治疗前及第1、3、5天腹泻程度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医辨证方案在改善腹泻程度积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4.主要临床症状评分比较:经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主要症状治疗前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腹泻次数、大便性状、肠鸣次数三个主要临床症状积分上,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这三种临床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三个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方面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改善腹泻次数、大便性状、肠鸣次数临床症状要优于对照组;在治疗畏寒症状方面,治疗组临床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P<0.05);而对照组临床积分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别(P>0.05),不具可比性,说明治疗组改善畏寒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5.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临床痊愈7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30例,临床痊愈5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本课题研究提示加味参苓白术散是治疗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安全有效的方药,在提高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治愈率、改善相关临床症状方面优于西药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