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日华文学的叙事学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ty85633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华文学研究相对欠缺的事实,本论文选择了晚近二十多年来的日华文学为研究对象。在具体研究中,论文运用结构主义叙事学和后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选择以文学母题叙事作为切入这项研究的一个主要途径,既从总体上梳理日华文学的发展实绩,也尝试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叙事学角度上的解读与分析。同时,论文也运用了权力、现代消费、后殖民批评理论。这主要基于以下考量,日华文学作为华文文学的分支,它具备浓郁的跨国、跨文化的异质背景,是一种极富“主体间性”的对象文本,它不仅反映着文本主体跨文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配置,也显示着文本母题叙事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复杂演绎。另外,意识形态的不同指向和权力的每一次配置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作为“他者”的日本和作为“自我”的主体之间的复杂粘连,基于文本内涵和外延已经释放出的丰富的文化语境信息,只有将叙事学理论和权力等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展开对日华文学母题叙事的分析和研究。在以上理论的统一观照视域下,论文将日华文学母题分为五个单元:情欲母题、图像母题、灾难母题、他者母题、边缘母题,根据每个母题在日华文学中的演变轨迹,论文从母题叙事的角度对其展开论述。这样,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情欲叙事。日华文学是按照情欲的私人性、隐秘性和情欲的社会性、消费性两条逻辑展开叙事和描写的。前者展现日华作家对“情欲”符号的形而上的无止境的探索,将目标转向了对情欲在个体生命中内涵与意义的挖掘。后者则主要聚焦并展示现代消费文化背景下情欲和权力等社会化元素之间的复杂勾连与彼此牵制,在这种背景下,情欲更多地是与权力、消费达成了一种“合谋”。第二章是图像叙事。它指涉着日华作家主体想象在异域时空中构图结构的变化。日华作家在跨国、跨文化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主体“我思”的功能,对个体身处的不同的现实语境、个人历史、个人记忆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图像式的建构,衍生了相似性想象、表现式想象等图像生成模式,不同的想象方式完成了对作家日本经验与中国经验图像的勾勒,最终汇聚成对日华作家主体图像结构的一种表呈。第三章是灾难叙事。这一章主要聚焦并挖掘日华文学灾难叙事的立场、叙事主题、叙事手法等,发掘日华文学灾难叙事形态和叙事立场的意义和价值。第四章从“他者”母题出发,对日华文学中的“双重他者”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口华文学的他者叙事集中表现在日本人、日本风景、日本器物三个层面上。它们投射出主体对“他者”和“自我”关系的自觉思考。第五章是边缘母题叙事。日华文学的边缘叙事主要集中反映在边缘人形象的建构、边缘叙事空间的建构和边缘叙事话语策略的使用上。边缘叙事一方面凸显在日中国人身份的尴尬与焦灼,另一方面也折射着儒家文化在现代消费文化背景下的颓败走势,更反映着后现代语境下新型的边缘独立知识群体的出现。从文学母题叙事角度出发,论文对日华文学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从纵向和横向上都进行了细致而又客观的分析和阐释,从而为日华文学研究做出了一些抛砖引玉的工作。
其他文献
山东省“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文化经济特区”,“特区”将在曲阜进行创建。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早在2011年,山东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就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文章以法院执行款支付方式作为切入口,并以能量观点分析了个体及社会发展的实质,阐明了能量流动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经济学与
本文针对小型无人机与地面站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进行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实际选取的硬件通信电台开发出软件传输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传输量大、无拥塞、与硬件电台通信设
我国职业教育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对于职业教育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网络信息时代,教学资源库已经成为教师培养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但现有职教
贷款是指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者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工具,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但是针对贷款的风险却也是客观存在的,贷款风险的存在一方面将影响银行业
21世纪以来,苏童陆续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分别是《蛇为什么会飞》、《碧奴》、《河岸》和《黄雀记》。将这些小说与以往苏童的小说创作相比较,可以看到许多变化。从小说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兴产业不断兴起、国际化趋势加快、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环境的变化推动着企业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的转型,企业决策
医药行业是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医药行业和药品质量亦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TJ医药公司是我省唯一一家由国家级
华夏文明是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明,对世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国的研究吸引着国内外各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俄罗斯汉学正式产生于18世纪初的彼得大帝时期,
埃兹拉·庞德是美国二十世纪意象派诗歌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提倡在诗歌中呈现具体、鲜明、直接的意象,诗歌语言要简明扼要,不用过多的修饰。这主要是反对十九世纪末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