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体五脏功能的变化与自然气候的变化是一致的,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肝应春”是“天人相应”理论中的重要部分,是指肝与春季的气候变化具有同步振荡和协同关系。中医学对于五脏功能的认识与西医学对于机体各系统的认识之间存在着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为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研究脏腑调控理论提供了必要的切入点,如中医的风邪和现代医学的过敏原就有很多相似处。本课题组在“天人相应”的研究中,已经对“心应夏”、“肾应冬”和“肺应秋”都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而“肝应春”的实验研究尚属空白。通过对中医“肝应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能深化对中医肝藏象本质的认识,更好的为临床服务。1目的本研究从现代医学过敏免疫角度阐述中医“肝应春”理论的免疫学内涵,为临床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2方法2.1理论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历代关于肝应春理论进行系统梳理。2.2实验研究2.2.1实验动物健康SD雄性大鼠96只,清洁级,体重150-170g,分别于2010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简称二分、二至)前四十天购入。随机分为生理组、伪手术组和手术组,每组各8只。自然光照,室温饲养。手术组和伪手术组分别于二分、二至前一个月施行造模手术,与生理组在相同条件下饲养到二分、二至当日晚8:00以后处死取材。2.2.2检测方法血清免疫应答相关物质:IgE、IgG、TNF-α、IL-13:采用ELISA法。血清Mel:采用ELISA法。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直接称重。2.2.3统计分析:统计软件:SPSS11.7,数据表示:均数±标准差,检验方法: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以P<0.05有显著差异,P<0.01有极显著差异。3结果3.1理论研究结果(1)肝应春理论是在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通过取象比类为思维模式,以阴阳五行为理论框架,以气理论为肝与春联系的中介,逐步形成的一种时脏相应理论。(2)中医“肝应春”理论的特点是:肝与春季光照相应;肝与春季风气相应。春季自然界阳气生发,风气渐盛,人体肝气顺应自然生发特点,疏泄功能旺盛,易产生内风,外风引动内风则春季多发与风邪相关的疾病(过敏性疾病等)。(3)风邪除在肝脏所主的季节对人体造成伤害外,还在不同季节伤害相应之脏,并且常兼时令主气。如夏季风热伤心,秋季风燥伤肺,冬季风寒伤肾等,这可能是风邪致病(过敏性疾病)不同季节发作的生理病理基础。(4)过敏性疾病属于西医范畴,但它和中医的风邪所导致的疾病一样,具有起病急,发病快,易反复发作,部位多变,游走不定和瘙痒难耐的特点。春季多风,此时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并且过敏原与风邪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为临床从风论治过敏性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5)中医在临床上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过程中发现从肝论治和从风论治都具有明显的疗效。3.2实验研究结果3.2.1季节变化及摘除松果腺对免疫器官的影响(1)胸腺指数:生理组胸腺指数具有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趋势,与春夏相较,秋冬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手术组与同一季节生理组相比,春夏呈下降趋势,秋冬呈上升趋势,春分、秋分时有显著差异(P<0.05)。(2)脾脏指数:生理组脾脏指数具有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趋势,与冬至相比,春分、夏至有极显著差异(p<0.01),秋分差异显著(P<0.05);手术组与同一季节生理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冬春略低,夏秋呈上升趋势。3.2.2季节变化及摘除松果腺对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1)血清TNF-α:生理组血清TNF-α含量具有冬季>秋季>夏季>春季的趋势,与春分和夏至相较,秋分和冬至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手术组与同一季节生理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较当季生理组都有升高的趋势;三组的季节节律始终表现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的趋势,且其含量冬季明显高于其他三季。(2)血清IL-13:生理组血清IL-13含量具有冬季>夏季>秋季>春季的趋势,春分、夏至、秋分与冬至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组与同一季节生理组相比,秋分时有极显著差异(P<0.01),各季节较生理组都有升高的趋势。虽然伪手术组和手术组的血清IL-13含量季节节律有所改变,但冬季依然明显高于其他三季。(3)血清IgG:生理组血清IgG含量具有夏季>春季>冬季>秋季的趋势,春分、秋分、冬至与夏至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秋分、冬至与春分相比,也有极显著差异(P<0.01);手术组与同一季节生理组相比,冬至时有显著差异(P<0.05),各季节较生理组都有升高的趋势;三组的季节节律始终表现为:春夏明显高于秋冬的特点。(4)血清IgE:生理组血清IgE含量具有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的趋势,与春分相比,夏至、秋分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夏至相比,秋分、冬至也有极显著差异(P<0.01),秋分和冬至相比亦有极显著差异(P<0.01);手术组与同一季节生理组相比,秋分时差异极为显著(P<0.01),较当季生理组都有升高的趋势;三组的季节节律始终表现为:春夏明显高于秋冬的特点。3.2.3季节变化及摘除松果腺对血清褪黑素的影响生理组血清Mel含量具有春季>冬季>秋季>夏季的趋势,夏至、秋分与春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Mel春季为的含量最高;同季节手术组血清Mel含量较生理组明显降低,以春分为差异最显著(P<0.05);手术组血清Mel四季含量并无明显差异,与生理组的节律性明显不同。4结论(1)现代医学的过敏免疫属于中医肝功能的范畴。运用文献整理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春季风气通于肝,春季为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为依据,从过敏原属于中医风邪范畴的角度可推理出现代医学的过敏免疫属于中医肝功能的范畴。(2)临床上在治疗春季高发的过敏性疾病时可从“肝”从“风”论治。通过临床上关于过敏性疾病的中医治疗和所用方药可知从内因的肝和外因的风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行之有效。(3)血清IgG、IgE可能与春季高发的过敏性疾病有关,而血清TNF-α和IL-13可能与冬季高发的过敏性疾病有关。在选择的四组过敏免疫指标中血清IgG、IgE都有春季明显升高的趋势,而血清TNF-α和IL-13则都有冬季明显升高的趋势。(4)松果腺及褪黑素对过敏免疫具有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松果腺对机体血清免疫因子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免疫器官的发育具有调节作用;褪黑素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复杂的调节作用。(5)中医肝应春的内涵与松果腺褪黑素及机体过敏免疫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