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关节间隙狭窄程度与术后早期临床疗效相关性的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la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前影像学中膝关节间隙狭窄程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早期临床疗效的影响,并分析术前膝关节间隙狭窄程度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的相关性。从而帮助临床医生根据术前影像学中膝关节间隙狭窄程度筛选出更适合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给予患者更加准确的术后疗效的心理预期,提高满意度。
  资料和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院关节外科121例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16例患者被排除。最终105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关节间隙完全狭窄组54例,未完全狭窄组51例。对符合纳入标准病例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较术后血红蛋白变化量、切口引流量、输血率、切口愈合情况、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及其改善值、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术前及术后膝关节KSS功能评分及其变化量。所有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排除无关因素后,采用Spearman法检验膝关节狭窄程度与膝关节VAS疼痛评分、活动度及KSS功能评分的改善值之间的相关性(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总计105例患者均进行了术前资料统计及术后随访。随访结果显示,除了10例切口脂肪液化导致延迟愈合、1例膝关节疑似感染(已痊愈)、1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1例术后不明原因膝关节肿胀外,均未发生假体周围骨折、严重膝关节僵硬、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情况、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前VAS疼痛评分、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术前美国膝关节协会功能评分(KSS功能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术后美国膝关节协会功能评分(KSS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VAS疼痛评分方面,完全狭窄组患者由术前(7.43±1.14)分减少到术后(2.50±0.72)分,未完全狭窄组患者由术前(6.11±1.11)分减少到术后(2.50±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完全狭窄组患者平均减少(4.94±1.09)分,未完全狭窄组平均减少(3.63±0.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膝关节活动度方面,完全狭窄组由术前(88.98±16.86)°提高到术后(128.53±7.44)°,未完全狭窄组由术前(97.84±17.50)°提高到术后(129.78±8.48)°,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完全狭窄组患者平均提高(39.72±16.76)°,未完全狭窄组平均提高(31.90±1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膝关节KSS功能评分方面,完全狭窄组患者由术前(37.88±4.92)分提高到术后(86.07±4.47)分,未完全狭窄组患者VAS疼痛评分由术前(41.98±6.99)分提高到术后(86.03±3.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完全狭窄组患者平均提高(48.01±5.09)分,未完全狭窄组平均提高(43.98±6.67)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术前膝关节间隙的狭窄程度与术后VAS疼痛评分改善程度、膝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及术后膝关节KSS功能评分的改善值均存在明显负相关性(VAS疼痛评分:r=-0.431P<0.05;KSS功能评分:r=-0.228P<0.05;活动度:r=-0.362P<0.05)。
  结论:术前膝关节间隙狭窄程度与术后VAS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膝关节KSS功能评分的改善程度均存在明显负相关性。即术前膝关节间隙越狭窄,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活动度及疼痛的改善程度越高。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  探讨术前及术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ratio,PLR)对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260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单克隆抗体对体外诱导扩增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抗肺癌效应的影响并进行机制研究,有助于指导肺癌的免疫治疗,为PD-1单克隆抗体联合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肺癌提供实验依据及技术指导。  方法:收集大连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2019年1月
学位
目的:  建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动态生物力学模型,直观展示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时的应变大小及分布,分析其与骨折之间的相关性,为预测跌倒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风险提供指导意见。  方法:  共选取老年女性股骨近端骨折CT扫描数据33例,其中股骨颈组11例,转子间组11例以及对照组(未骨折)股骨近端CT扫描数据11例,平均年龄(76.8±9.3)岁,均采用128层螺旋CT扫描仪,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
学位
学位
背景和目的:前列腺癌,主要的病理类型是前列腺腺癌,是美国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美国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逐年攀升,已成为困扰我国中老年男性的重大健康问题。最新研究显示,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高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癌可能更多的表现为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预后更差。在前列腺癌的治疗方面,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策略以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为
学位
期刊
目的:  探讨18F-PSMA-PET/CT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体会及分析影响18F-PSMA-PET/CT阳性检出率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35例可疑前列腺癌并行18F-PSMA-PET/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初诊患者后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性分析影响18F-PSMA-PET/CT阳性检出率因素时暂予以排除,余32例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