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Makino var. communis Tsen et Lee)在我国分布地区广、品种类型丰富,产品鲜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受人喜爱的重要叶用蔬菜之一。目前生产上栽培仍以常规品种为主,常规品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存在相对劣势,而进口种子价格极高,选育优秀的白菜新品种具有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本研究在广泛搜集国内外白菜资源的基础上,以选育优质高产抗病白菜新品种为目标,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采用11个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反应稳定的ISSR引物以74个白菜品种基因组DNA为模版,共扩增出107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9.72条带,其中存在多态性的条带数为102(93.5%),74份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1~0.88之间,利用UPGMA聚类分析将这些白菜资源大致分为6类。由ISSR标记聚类结果所表现出的大多种质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其来源有较大的相关性,ISSR分子标记能够从分子水平上划分白菜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可以为白菜育种过程中亲本的选择提供参考。(2)利用大白菜雄性不育材料NY8481为不育源,对该不育材料进行广泛的测交和回交转育,对其农艺性状及开花结实情况进行观察研究及定向选择。结果表明,经过5代的回交转育不育系与保持系的农艺性状基本一致,成功得到了不育株率和不育度100%,不育性彻底稳定,没有低温黄化、蜜腺退化和花器畸形等缺陷的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709—311A”。(3)对19份束腰型白菜12个性状进行简单相关、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重与株高、开展度、菜头大小、最大叶的柄长、柄宽、柄重、叶长、叶宽、叶重以及叶数等性状的简单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菜头大小、最大叶的柄宽、叶宽及叶数分别与单株重之间呈正的极显著偏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菜头大小、最大叶叶宽、叶数、最大叶柄宽是影响单株重的主要性状。菜头大小的观测直观方便,可在田间选择时作为选育高产束腰型白菜的重要性状。(4)对两个不育系与5个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表明,组合“709—311A×801—112”生长势强,杂种优势明显,该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的特点,定名为“青丰1号”,并于2005年12月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同时还研究了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所需的种子生产技术、新品种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