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时代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社会变动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时期。晚清经济法制变革作为近代中国开始由传统法制向近代法制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是中国法制开始走向现代的重要阶段。对于一个具有长期法律传统结构的国家,这是一个带有实质性的变化。因而,本文希望通过对晚清经济立法的研究,同时参以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力图将晚清中国经济法制变革研究推向深入。本文结构及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清代前期经济法律的历史回顾。简要地考察了清代前期经济立法内容。清代前期经济立法是与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相适应,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又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的发展。二:晚清经济立法的发轫。分析了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随之中国传统法制的一些基础因素——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思想文化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在客观上呼唤着经济立法的改革。但是,此时的清王朝,腐朽没落且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这就注定了晚清经济立法的过程必然是曲折而又复杂的。三:晚清经济立法实践。叙述了晚清政府为挽救国内外严重的危机,被迫进行的经济法制变革,但由此,开启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历程。主要考察了晚清政府为进行经济立法所设立的职能机构及其作用;详述了经济立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四:晚清经济立法与近代经济制度在中国的架构。经济法律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化,晚清经济立法促成了中国近代经济法制变革的转型,近代经济制度也随之在中国出现。考察了晚清经济立法与中国近代工商管理体制、经济组织形式、近代市场形成及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关系。五:晚清经济立法简评。评述了晚清经济立法的历史地位及作用,分析了晚清经济立法的历史局限及对当代经济法制建设的启示。作者认为,晚清经济立法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成功,但作为中国首次大规模具有近代意义的法制变革运动,其得失所在仍值得今人认真反思总结。“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研究历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现实借鉴。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法制建设也正在国家的规划和控制下进行渐进的有序变革。改革既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也需要汲取中外各国的历史经验。而晚清经济法制变革的经验教训或许会对目前的经济与社会改革具有更直接的启示作用。因此,本文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晚清经济立法进行历史考察与研究,探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法制变革的基本经验教训,并试图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