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朗西斯·福山在1989年提出“历史终结论”而闻名于世,他认为历史的终点应当是西方式的民主、自由和全球资本主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山的这一观点遭受了众多学者的质疑并且被历史证伪。面对现实中部分国家所面临的过于薄弱和最终失败问题,福山开始从历史的终结转移到了对政治发展理论的研究中去。在他最新出版的两卷本政治著作《《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和《《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书中,阐述了他的政治发展理论。福山的政治发展理论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他的政治秩序观和政治衰败理论。他在上卷中着重解释政治秩序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从逻辑结构的角度去看待进化的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他采一系列生动的实例向我们展示了政治发展的动态模型,讲述了中国、印度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的差异所导致的政治发展的不同结果,总结出了现代民主制的构成要素:国家构建、法治和问责制政府。福山并未止步于根源,他进一步探究实现真正的自由民主制的路径。在自由民主的建构过程中,势必会导致成功(即到达“丹麦”)或失败,失败的结果就是下卷中大篇幅描述的政治衰败,他认识到政治制度的成功是具有复杂性和偶然性的,伴随着政治制度进化的往往是政治衰败,具体可以表现为制度僵化和世袭制的复辟。为了避免这种衰败化,福山对三要素进行重新排序,民主不再是排在首位的,强大的国家才是,只有国家强大才可以更好地保证政治良好发展。在美国政治运作中衰败化日渐凸显,行政司法化和利益集团所导致的政府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阻碍着美国发展。福山用心良苦的背后其实都是在为美国的制度改革进行理论指导,希望美国能够改善它目前制度衰败的现状。福山在研究过程中对于中国做了大篇幅的研究和论述,实际上他对中国模式的评价是一种明褒暗贬的态度,他依然认为中国是一个缺乏法治和问责制政府的威权国家,对中国的政治制度依然诟病不断。福山依然在坚持历史的终结只能也必然是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只是在实现的道路上充满了崎岖坎坷,但这不影响他对自由民主的信心,这也是福山思想一直以来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