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于注水困难的低渗透油藏,注CO2开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CO2有降粘、体积膨胀、扩散、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如果油藏压力、温度较高时,CO2还会达到混相驱。对于低渗透裂缝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注水困难的低渗透油藏,注CO2开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CO2有降粘、体积膨胀、扩散、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如果油藏压力、温度较高时,CO2还会达到混相驱。对于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实行CO2驱油技术,因为裂缝是主控因素,所以要进行调剖封堵。本文首先研究了微球的溶胀性能、耐压性能。结果表明大尺度微球溶胀性能最好,微米尺度微球次之,纳米尺度微球最差。微球耐压性能实验表明纳米尺度微球耐压性能最好,微米尺度微球次之,大尺度微球最差。以人造裂缝岩心为模型来模拟油藏地层环境,以交联聚合物微球作为深部调剖剂。通过封堵实验确定不同浓度、不同尺度微球与不同岩心渗透率、不同裂缝开度的封堵适应性,通过驱油实验确定调剖后注CO2可以扩大波及体积。封堵实验表明:纳米尺度微球适合小于15μm的裂缝开度,微米尺度微球适合17.0-22.75μm的裂缝开度,大尺度微球适合22.75-50.09μm的裂缝开度。驱油实验表明:微球调剖后,二次气驱可以提高22.5%-27%的采收率。针对宽度较大的裂缝,当微球体系作为调剖剂不再适用时,尝试了泡沫凝胶封堵剂。主要研究了泡沫凝胶的起泡体积,粘度,半衰期,封堵性能和驱油性能。泡沫凝胶起泡体积为670mL,80℃下粘度为46254mPa·s,80℃下半衰期为12天。泡沫凝胶封堵能力适合开度大于50μm的裂缝,调剖后二次注CO2气驱可提高28%采收率。
其他文献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国家经济发展紧密联系。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随着科技进步,矿山灾害事故不断下降,但煤自然发火依然对煤炭安全开采造成威胁。所以十分有必要对煤炭自然发火进行预防,确保井下安全开采,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选取了五种不同煤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不同变质程度煤样进行程序升温氧化实验,对所得实验数据加工分析研究,得到了煤自燃产生的不同气体随煤氧化温度的变化关系。根据
本文利用1979-2013年的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通过提取出表征阿留申低压低频变率的持续性事件再进行合成的方法,研究了冬季阿留申低压低频变率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随后
随着列车轮对系统智能化不断升级改造,列车轮对监测数据的数量及种类已开始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趋势,列车轮对故障诊断正迈入大数据的时代,而如何在杂乱无章的列车轮对监测数据堆中迅速收集并整理出对故障诊断有用信息,是目前列车轮对故障诊断面临的巨大挑战。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列车轮对故障诊断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可以把诊断对象来自多方面的监测数据综合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对杂乱无章的列车轮对监测数据整理并得出关于
为研究盐岩流变损伤恢复特性,在我们原有的流变损伤模型基础上,考虑因卸载引起的流变和损伤恢复,建立了一种考虑恢复的盐岩流变损伤本构模型,并根据试验数据拟合模型参数。此
充填体与矿柱形成的组合系统是地下矿山常见工程结构,系统整体呈现的承载效果直接决定着矿区充填工程质量。研究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破坏变形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对于识别充填区前兆破裂特征,建立综合评价预警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结合理论分析、力学实验、数值模拟等多重技术手段,重点研究充填体-矿柱系统在不同压缩阶段的破裂演化机制。取得的成果如下:1)分别开展单一充填体和充填体-矿柱系统力学实验,分析二者的声发射
煤是由多种官能团、化学键组成的复杂有机大分子结构,其自燃过程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理化反应。为深入揭示理化反应特性,本文围绕煤自燃特性开展了一系列热动力学理论及实验研究。运用工业及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和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器,开展了煤质分析、表观形态和表面孔隙结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鄂尔多斯煤、陕西神木煤和山西大同煤的煤化程度依次降低,且主要孔容为微孔和过渡孔;研究表明煤化程度越高的煤,对应的微孔
VOICE巡天项目是由欧洲南方天文台(ESO)设立在智利帕拉纳的“VLT巡天望远镜”(VST)实施的项目,以CDFS区域(钱德拉深空区域南)和ES1区域(ESO-Spitzer河外成像巡天的一部分)各4个平方度大小区域提供深空光学成像,其中CDFS区域提供ugri四个波段光学成像。本论文将利用VOICE项目中以r光学波段上观测为主的CDFS天区数据进行剪切相关研究。VOICE-CDFS天区由4个约
共聚物单胶束作为药物载体其结构具有不稳定性,而由两种嵌段共聚物组成的复合胶束可以提高胶束结构的稳定性和对药物的包封效率。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合成了两种嵌段聚合物,并以此为构筑单元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共聚物复合胶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和N-乙烯基己内酰胺(NVCL)为原料,分别制备了端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NH_2)和端氨基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PNVCL-N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调度作为企业生产的核心,依靠智能优化调度算法来解决多目标、大规模的生产计划是当前解决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合理的调度方案,不仅可以将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工人的作业时间,更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车间调度问题是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也是多目标的优化问题,这些目标之间往往是相互冲突的。在求解多目标的优化问题时,传统的方式一般是通过一定的规则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是用于元件电气导通的绝缘基板,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传统元器件连接的导线数,在电子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PCB元器件的焊接也成为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