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掺杂空穴传输材料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CE867200W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优异的光电转换性能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短短的十年之内,其认证的光电转换效率从3.8%提升到了25.2%,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良好的性能得益于钙钛矿吸光层具有较宽的光谱吸收,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扩散长度。尽管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中最具有发展前途的光伏器件,但其工业化道路仍然任重道远。首先,钙钛矿材料对水、光敏感,稳定性达不到要求。其次,常用的空穴传输材料价格昂贵,贵金属作为对电极也增加制备成本。PEDOT作为一种廉价易得、导电率高的聚合物材料,因其难以在常规有机溶剂中溶解,多应用于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本文通过改变烷基侧链的长度,开发了三个PEDOT衍生物P6、P10和P14作为无掺杂空穴传输材料,并通过溶液旋涂的方式应用在n-i-p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我们系统地研究了烷基侧链长度对薄膜形貌和太阳能电池整体性能的影响。在权衡分子间相互作用越强所产生的高空穴迁移率和烷基链长度增加所产生的高溶解度、优异成膜能力的折衷效应之后,经优化基于P10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取得16.2%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相比于另外两种材料的器件,基于P10器件电池光伏性能的显著提高主要归因于成膜的均匀性和有效空穴传输的共同作用。此外,基于P10的器件在相对湿度为80%的环境条件展现出良好的长期稳定性。通过对各类有机小分子材料的分析,我们合成了具有“D-A”结构的有机小分子DOC1。该材料分子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空穴迁移率,连苯环刚性结构有助于分子间的π-π堆积,利于电荷垂直方向的传导,减少界面电荷复合,优异的性质使其可以作为非掺杂空穴传输材料应用在正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非掺杂的方式既降低的应用成本也简化了制备工艺。基于DOC1为空穴传输材料的器件经测试取得16.4%的光电转换效率。
其他文献
番茄在园艺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适宜在中性或弱酸性土壤中种植,但是近年来,土壤盐渍化情况逐步加剧,严重影响了其生长发育,降低了产量和质量,对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教育一直是我国社会关注的话题,21世纪以来,课程的革新也在不断地推进,为了更好优化高中课堂,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将生态学的原理利用到课堂中来,这为我国的课程改革丰富了理论基础,进而形成了生态课堂这一理念。在此前的地理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本文提出的地理生态课堂的构建主要目的是为了丰富地理课堂理论体系,在该体系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使教师的专业
作为泥沙运动力学与河流动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冲积河流床面阻力的研究对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有着尤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水流阻力广泛存在于天然河道、人工渠道与各类水利工程
目的探索microRNA-181c-5p(miR-181c)在乳腺癌中的水平和潜在功能。方法miR-181c在乳腺癌细胞系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而MTT实验,平板克隆形
当今社会,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备受关注的热点,燃料电池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能源被人们广泛接受。碱性阴离子交换膜是碱性燃料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其性能决定了整体电池的表现。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Aβ)PET、tau-PET和结构MRI(sMRI))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按照Aβ+/CDR=0、Aβ+/CDR=0.5和Aβ+/CDR≥1的标准,将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研究(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ADNI))中心已完善[
龋齿、牙周炎及外伤等因素造成的牙齿缺失会大大降低人们的生活品质甚至影响全身健康。目前,临床上关于牙列缺损的措施主要是局部义齿修复或种植牙修复,这种修复方式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但是一些不良后果也无可避免。牙齿再生是一种安全理想的牙齿缺失修复方法,目前对于牙齿再生的探索在组织工程牙方面已取得极大突破及进展,实现了牙根、牙髓等组织甚至全牙再生,而内源性牙齿再生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目前对于牙内源性再生的研
如今,中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我国的来华留学教育已转向内涵式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提质增效”要求的提出,是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时代使命。伴随着全国各高校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扩大,行业内生源争夺的愈发激烈,传统的营销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环境与营销规则的变化,品牌营销逐渐被广为运用到来华留学教育领域当中来,为现代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提供了新的
目的:探讨lncRNA H19在BMP9诱导的MSCs成骨和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为构建基于BMP9的组织工程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运用AdEasy重组腺病毒系统成功构建AdGFP,AdBMP9,AdsimH19等重组腺病毒,使用HEK293(Human embryonic kidney)细胞体外扩增腺病毒,体外培养永生化小鼠胚胎成纤维(Immortalized mouse emb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全国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热潮,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校勤工助学模式中植入创新创业基因,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模式。大学生人群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创新创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难度,部分大学生在校内创新创业平台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