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麦新品系农艺性状、耐盐特性分析及遗传组成鉴定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fis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黑麦是由小麦和黑麦属间杂交经染色体加倍而成的一个新物种,兼具了小麦籽粒品质好、高产和黑麦抗病耐逆的特点。同时小黑麦分蘖众多、茎叶生长旺盛、生物产量高,其适应性广、耐盐碱能力和抗寒性突出,能将冬闲田充分利用,特别是在冬春枯草季节可为牛羊提供优质青贮饲料。因此,饲用小黑麦已经成为禾本科中优质饲草作物之一而被广泛种植和推广。本研究对28份六倍体小黑麦的田间生长发育动态、生物产量及耐盐特性进行了鉴定,同时通过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对其染色体遗传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在耐盐性鉴定的基础上,结合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挖掘鉴定小黑麦中与耐盐性相关的基因。结果如下:(1)引自CIMMYT的不同六倍体小黑麦平均株高为130cm左右,课题组新培育的六倍体小黑麦株高为160cm左右,株高普遍在花后3-5天达到稳定;小黑麦的株高主要是各节间长度整体增加而造成的,穗长对株高贡献较低;倒一节在株高组成以及株高动态变化中起主要贡献作用,约占全株高比35%左右。28份小黑麦平均穗长为11.9cm、平均小穗数为29.3个、平均穗粒数为61.9个,具有多花多粒的特点;多数小黑麦品系均表现出较好的抗倒伏能力。鉴定出6份综合表现优良的小黑麦品系,适宜进一步推广种植。(2)地上部干重测量结果表明,不同小黑麦材料花后15天时,地上干重均达到较高程度,可以适时进行收获;提前刈割的前提下,开花较早的材料具有优势;筛选出3份生物产量较高的小黑麦新品系。(3)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28份小黑麦品系的染色体数目都为2n=42,遗传组成稳定,且含有14条黑麦染色体;FISH鉴定和核型分析结果发现,部分小黑麦材料染色体组成存在变异,分别鉴定到6B染色体代换2B染色体、6D染色体代换6A染色体的两种类型,且部分小黑麦材料的A、B基组染色体也发生了其他类型的结构变异。(4)对六倍体小黑麦材料进行了耐盐性鉴定,5份小黑麦材料在芽期和苗期的耐盐等级都达到高度耐盐水平。利用小黑麦材料L20201113,在苗期提取RNA进行转录组分析,筛选到盐处理前后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盐胁迫时,小黑麦叶片中的多数基因表现为下调表达,根系中大部分基因表现为上调表达,结果有待进一步分析。
其他文献
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一种著名的药食两用植物,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杀菌、降血脂、抗肿瘤、抗肝病、抗糖尿病、免疫调节等功能。然而大蒜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绿色变色现象,影响大蒜产品的质量并降低产品的经济价值。因此,研究大蒜绿变过程中关键通路和绿变分子生物学机制,对大蒜加工过程中绿变现象的防止和大蒜的品质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探究了大蒜绿变过程的关键代谢通路及相关表型
学位
目前,生物毒素在食品中广泛存在,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都引起了重大的威胁。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准确检测食品中生物毒素的含量极为关键。目前已有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大型仪器分析法或免疫分析法完成,前者需要专业的人员、昂贵的设备和繁杂的样品预处理过程,后者主要依赖于单克隆抗体且需要标记,制备成本较高,限制了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因此开发出一种操作简捷、成本低、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新型检测技术尤为重要。光子晶
学位
病原真菌感染是导致桃果实采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控制采后桃果实真菌性病害极为重要。1-辛烯-3-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菌以及部分植物的挥发性化合物,可参与生物体之间的信号传递,已被列入食品添加剂,但是关于其在果蔬采后病害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桃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1-辛烯-3-醇熏蒸处理的方法,从体外抑菌机理以及诱导果实抗性两方面,探究其对采后桃果实主要真菌性
学位
糙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经常食用糙米不仅可以减少人体氧化损伤,还可以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碾减率(degree of milling,DOM)是影响大米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稻米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和抗增殖作用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从生米原料中提取成分后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然而在现实中大米需要被熟制后食用,从生理角度来看,需要考虑消化过程对酚类物质的影响以及消化液中酚类物质与其他营养成分之间的协同效应,
学位
淀粉是人类膳食中重要的能量来源,淀粉与脂质形成的复合物被称为RS5型抗性淀粉,可有效调节餐后血糖反应。超声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淀粉改性技术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课题以豌豆淀粉(PSt)为原料,分别探究了超声处理振幅和时间对PSt及糊化PSt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处理辅助制备了淀粉-脂质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
学位
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是指面团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使面团具有粘弹性和流动性。面团的流变特性对面团的加工工艺和成品的品质有重要影响。碱和油作为面团中常见的两种添加成分,对面团的流变学特性会产生显著影响。碱面团中主要添加的碱盐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但钠盐的摄入过多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肾功能损害的原因之一。而油脂的加入则会导致面团的稳定性下降,对成品或者半成品面制品的运输和销售产生不利的影响。因
学位
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硝基多环芳烃(N-PAHs)已经在各种类型的食品(肉制品、咖啡、水)和生活环境(土壤、PM2.5)样品中被检测出来;作为可治疗新型冠状肺炎药物的磷酸氯喹(CQ)也广泛存在于各种水体中,他们都具备高毒性、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的特征,会在生物体内长期富集或产生耐药性细菌,通过食物链的传播,最终将威胁人体健康。这些污染物所存在的实际样品的类型多种多样,基质都十分复杂。痕量的硝基多环芳
学位
不同小麦品种间籽粒产量和氮素内在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差异,明确高产氮高效兼备耐低氮特性的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及氮素积累转运特征,可为高产氮高效型和耐低氮型冬小麦品种的选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基于此,于2019-2020年和2020-2021年连续两个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镇东武村试验田进行大田试验,选用30个黄淮海地区主推的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施氮(N240)水平,根据各品种籽粒
学位
小麦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同化与积累转运存在差异,供应适宜形态的氮素可以提高籽粒氮素积累,优化籽粒蛋白组分,改善小麦品质。本试验于2019-2020年和2020-2021年两个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边院镇东坡村试验田进行,选用中筋型小麦品种济麦22(JM22)和强筋型小麦品种济麦44(JM44)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氮(CK)、酰胺态氮(U)、铵态氮(A)、硝态氮(N)、酰胺态氮和铵态氮1∶1
学位
为明确节水补灌条件下中穗型和大穗型小麦品种分蘖发生和成穗机理、不同茎蘖产量形成的光合生理机制,于2019-2020和2020-2021小麦生长季,分别在山东省泰安市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农场和山东农业大学汶阳田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品种,分别为中穗型品种济麦22(J22)和大穗型品种山农23(S23);副区为补灌水平,分别为全生育期不灌水(W0)、节水补灌(W70,播种期、拔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