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减率对大米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ha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糙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经常食用糙米不仅可以减少人体氧化损伤,还可以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碾减率(degree of milling,DOM)是影响大米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稻米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和抗增殖作用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从生米原料中提取成分后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然而在现实中大米需要被熟制后食用,从生理角度来看,需要考虑消化过程对酚类物质的影响以及消化液中酚类物质与其他营养成分之间的协同效应,使研究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从而更加全面的评价不同DOM大米的品质。本文以津原89糙米为原料,采用砂辊和铁辊相结合的碾米工艺,制备了不同DOM大米。首先研究了DOM对大米理化性质、营养成分、抗氧化能力和食用品质的影响,然后通过体外消化模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DOM大米体外消化过程中酚类物质释放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最后将不同DOM大米消化提取液作用于HT-29细胞,探究了其对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DOM对大米理化性质的影响。随着DOM由0%增加到15.83%,大米峰值粘度、谷值粘度、崩解值和L*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糊化焓(ΔH)、a*值、b*值、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DOM对大米营养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DOM与大米水分、脂肪、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呈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正相关。随着DOM由0%增加到15.83%,大米γ-氨基丁酸、植酸、总酚、总黄酮含量、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下降了77.7%、85.4%、64.4%、84.3%、78.7%和61.8%,游离酚占总酚的比例增大。七种酚酸含量随着DOM的增加逐渐降低,异阿魏酸含量下降幅度最大。(3)DOM对大米食用品质的影响。随着DOM的增加,大米吸水率、膨胀率、米汤p H和米汤干物质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米饭硬度、咀嚼性和内聚性下降,弹性增加。并且当DOM由12.31%增加到15.83%,各指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4)不同DOM大米体外消化过程中酚类物质释放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体外消化过程使不同DOM大米酚类物质释放量以及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酚类物质主要在小肠消化阶段释放,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主要在小肠消化阶段增强,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主要在口腔消化阶段增强。体外消化过程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与DPPH和AB TS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无酶对照组相比,大部分消化样品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随着DOM由0%增加到15.83%,大米体外消化后总酚、总黄酮含量、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下降了26.8%、68.5%、48.8%和29.9%,各酚酸含量降低,芥子酸下降幅度最大。此外,高DOM值大米体外消化后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提高幅度比低DOM值大米大。(5)不同DOM大米体外消化提取液对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当体积比为7.5%,处理时间为48 h时,糙米消化提取液对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13.69%,其他DOM大米消化提取液对HT-29细胞的增殖没有抑制作用。所有消化样品组的细胞周期分布与空白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变化。空白组细胞凋亡率为2.05%,随着DOM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8%、2.19%、2.12%、1.85%和1.92%。与空白组相比,所有消化样品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消费需求趋向于高品质、多样化和精细化,但我国现有畜禽品质检测和分级主要采取人工辅助流水线作业方式,存在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本研究以鸡翅双面无损检测和重量高效分级为研究目标,针对我国现有畜禽重量分级装备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以鸡翅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鸡翅品质无损检测和重量分级技术研究,设计了基于Mobile Netv2-YOLOv
学位
小麦(Triticum astivum L.)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茎秆强度是其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茎秆细胞壁中纤维素含量直接影响茎秆强度。Ces A基因是纤维素合成的相关基因,其中Ces A7基因编码纤维素合酶的一个催化亚基。已有的研究表明,水稻Os Ces A7基因表达水平的减少影响茎秆强度和分蘖数目。目前在小麦中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分离了小麦TaCesA7s基因,并对其表达模式及功
学位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特有的蜜蜂品种,对促进农业生产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极端高温天气频发、部分地区空气污染严重、农作物滥用农药等引起的蜜蜂死亡事件呈多发态势,对中华蜜蜂生存和种群繁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研究证实,温度、金属离子、农药等因素都可以诱导蜜蜂产生氧化胁迫,导致其活力降低甚至死亡。锌指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s,ZFPs)是
学位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三大作物之首。玉米不仅是粮食作物,也在畜牧业和工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常收获后的玉米籽粒处在高水分状态,不易保存、运输和加工,所以需进行热风干燥,使籽粒含水率降至安全范围,保障玉米籽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玉米籽粒干燥的过程中,热量从籽粒表面传递到内部,水分从籽粒内部传递到表面,因此导致籽粒内存在热湿梯度并产生干燥应力。如果干燥参数选取不当,导致干燥应力超
学位
中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的使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产生,比如帕金森疾病(Parkinson’s Disease,PD)、阿尔兹海默症等。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致病原因主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缺失。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对病灶脑区施加连续高频脉冲能够缓解PD症状,DBS主要是开环形式,即以固定
学位
雾滴飘移和冠层沉积是衡量喷雾机械施药效果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果园植保作业大多采用风送式喷雾机,通过单一辅助气流将雾滴送向靶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靶标内雾滴沉积量,但果树叶片背面雾滴覆盖率仍较低,农药飘移浪费较为严重。因此,开展多气流协同的果园防飘喷雾机设计及其雾滴沉积特性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矮砧密植栽培模式提出了多气流协同式果园V形防飘喷雾机的整体方案,其中
学位
针对大蒜联合收获过程中夹持漏蒜,损伤严重,无法实现倒伏大蒜的机械化收获和蒜根的有效切除的行业痛点,结合我国多地域实际大蒜种植模式与收获期物理机械特性,创新设计研发了一种手扶式大蒜收获机,重点解决了大蒜联合收获在扶禾、夹持、切割技术难题,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大蒜拨挑式有序扶禾装置设计与试验。建立了接触变形模型与系统能量方程,通过仿真模拟确立了大蒜扶正条件,构建了大蒜茎秆的挠度模型和橡胶拨齿转
学位
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一种著名的药食两用植物,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杀菌、降血脂、抗肿瘤、抗肝病、抗糖尿病、免疫调节等功能。然而大蒜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绿色变色现象,影响大蒜产品的质量并降低产品的经济价值。因此,研究大蒜绿变过程中关键通路和绿变分子生物学机制,对大蒜加工过程中绿变现象的防止和大蒜的品质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探究了大蒜绿变过程的关键代谢通路及相关表型
学位
目前,生物毒素在食品中广泛存在,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都引起了重大的威胁。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准确检测食品中生物毒素的含量极为关键。目前已有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大型仪器分析法或免疫分析法完成,前者需要专业的人员、昂贵的设备和繁杂的样品预处理过程,后者主要依赖于单克隆抗体且需要标记,制备成本较高,限制了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因此开发出一种操作简捷、成本低、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新型检测技术尤为重要。光子晶
学位
病原真菌感染是导致桃果实采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控制采后桃果实真菌性病害极为重要。1-辛烯-3-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菌以及部分植物的挥发性化合物,可参与生物体之间的信号传递,已被列入食品添加剂,但是关于其在果蔬采后病害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桃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1-辛烯-3-醇熏蒸处理的方法,从体外抑菌机理以及诱导果实抗性两方面,探究其对采后桃果实主要真菌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