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建筑的生态化模式解析与设计策略研究——以关中地区乡村民居再生设计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农居建筑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人居环境水平差等问题,这就促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着节约建筑能耗、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研究解决关中民屠建筑的设计策略问题。针对不同与“官式”建筑的民居,要从“发掘”开始。   本文主要着眼于寻求民居建筑的共同点,并加以分析归纳,从而概括出研究地区民居建筑的形态与生态节能建筑经验,形成不同于其他民居建筑的典型模式,如关中的夯土建筑、秦岭山地建筑、黄土台塬的窑洞等。重点分析研究了关中地区的背景特点和民居现状,如形成民居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该地区砖混民居和生土民居的建筑形态进行了有效的归纳总结,并对夏季和冬季室内热环境要素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另外还包括室内热感觉的统计、室内光环境的测试评价、室内空气质量和风环境测试评价、室外太阳辐射测试、炕体温度的测试分析等。并对其温度和湿度进行了有效分析。利用ECOTECT软件对所测试的砖混民居和生土民居进行模拟分析,为两类民居的对比研究提供量化依据。最后对研究地区民居的用能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准确把握了能源消耗结构。基于对关中民居建筑的调查研究,结合传统民居的生态节能建筑经验,从民居的设计特点、能源消耗结构、居住者的热感觉三方面入手,分析了民居建筑的规划布局、结构构造、建筑材料、能耗模式和热舒适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比得出民居的热工设计缺陷。同时完成以下评价:研究地区民居建筑空间构成与构造体系的评价;建筑冬、夏季室内热环境对比分析;室内光环境及采光系数的测试评价;室内空气质量IAQ测试评价。研究解决关中民居建筑设计的策略问题,寻求可满足生态节能、功能便利、环境舒适、结构安全以及继承传统关中风貌、低成本的生态民居模式。
其他文献
我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初步发展、繁荣和萧条之后,从院线制改革开始,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电影产业处于井喷发展的态势,迎来了又一个黄金发展时代。我国城市电影院建设与发展随着电影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高密度居住模式成为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潜在形式,在其不断发展探索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挑战。本文从建筑设计、城市空间设计、环境心理学、社
学位
在可持续发展观和循环经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人们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再利用价值的旧建筑改造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此类建筑进行正确的维护再利用,不仅是对传统历史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对各类建筑产生了各式各样新的使用需求。高校学生宿舍作为一种专用型建筑自然也存在相应问题。笔者通过参与四川文理学院11号
自从19世纪高层建筑进入人们的视线以来,它对城市形态,社会发展,经济技术等发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不可逆转的潮流趋势。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环境
位于北京西部的灵水村,地理位置特殊,人文历史悠久,物产资源丰富。大量明清时期甚至元代的建筑、道路骨架都保留完好。石头的墙、石头的路以及灰瓦屋面等折射出村落与环境的
在当今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和技术取代资源禀赋、一般性劳动力和资金等传统的经济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创新则成为最活跃的经济活动。世界上发达的城市相继进入
在这个提倡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绿色节能技术正在建筑设计及改造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划定了绿色节能技术的概念和研究范围,在分析了世界能源危机、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轨道交通因其运量大;准点率高等特点,逐步成为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在旧城区,轨道站点作为“植入”城市的新元素,其人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