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可持续发展观和循环经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人们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再利用价值的旧建筑改造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此类建筑进行正确的维护再利用,不仅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对传统建筑艺术瑰宝的记录和发扬。本文是笔者在参与一次民国时期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后对该项目和此类设计问题进行的一个探讨和总结,并希望能够以此为开始,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对旧建筑的保护和改造问题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本文以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锯齿形厂房改建工程为例,通过对设计过程的综合阐述,探讨民国时期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设计策略。文中首先介绍了时代背景下旧工业建筑改造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南京民国时期工业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价值。然后对设计中的空间策略和结构策略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设计过程遵循新老建筑和谐共存的原则,强调出新旧元素之间的逻辑性和整体设计,通过对比和融合,既表达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也展现出建筑新的生命力。 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简述了本文课题的提出,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文撰写的框架。第二章以实践工程为例,介绍了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锯齿形厂房改造项目的具体设计方法和笔者从中获得的体会。第三章则探讨了关于南京民国建筑保护再利用的现状和旧工业建筑改造的设计策略,并提出了改造建筑中存在的空间和结构的透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