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灵水古村落公共空间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北京西部的灵水村,地理位置特殊,人文历史悠久,物产资源丰富。大量明清时期甚至元代的建筑、道路骨架都保留完好。石头的墙、石头的路以及灰瓦屋面等折射出村落与环境的共生,古树、井台、石碾、庙宇、戏台,以及古老的街巷让我们看到与现代城市完全不同的公共生活空间与景观。   本论文研究对象灵水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是门头沟区第二个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古村落。灵水村受宗教、商旅、民俗、科举文化等多重影响,在整体空间布局、节点、街道、广场的形态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村落中的公共空间保存完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通过相关文献查阅以及实地调研测绘等方法研究村落的形成以及公共空间的成因及特征,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及研究来探讨对于这些历史遗留的村落空间的保护方法和途径。   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提出了研究灵水村公共空间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第二章:灵水的历史沿革及地域文化特征。主要是对灵水的自然条件与历史沿革的研究与分析   第三章:灵水的公共空间格局与构成。通过研究村落的选址和相关影响因素,剖析灵水村整体公共空间形态的构成与特征,为下文的研究做铺垫。   第四章:灵水公共空间构成特征研究。分析构成灵水公共空间的点、线、面状空间的功能、尺度、景观特色等,并研究公共空间中人之行为活动特征。   第五章:灵水公共空间感知与审美解析。从审美对象和审美性质的角度分析灵水公共空间美感的源泉和发生机制。   第六章:灵水的保护与发展构想。通过以上章节中对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与解析,对村落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和发展构想。最后是文章的结论部分。   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考察与前期研究部分;第三、四、五章是文章的重点章节,三、四章属于对灵水公共空间的客观实态研究,第五章是从主观角度对空间审美的分析;第六章为文章的对策研究部分。  
其他文献
上善若水,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而城市与水联系最为紧密的是城市滨水区,它是指城市范围中水域和陆域相关的区域,其面积依据水域面积的增减而增减,其特点是两者共同构成景观环境。
自2003年《下塔吉尔宪章》有关工业遗产保护的国际共识达成以来,工业遗产作为人类工业文明的见证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自2006年《无锡宣言》之后,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始从意识走向
学位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经济发展阶段面临重大转折、资源环境约束力持续加大、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变化等因素的推进,中国的城市发展进入全面转型时期,基于高增长、高消耗、高
我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初步发展、繁荣和萧条之后,从院线制改革开始,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电影产业处于井喷发展的态势,迎来了又一个黄金发展时代。我国城市电影院建设与发展随着电影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高密度居住模式成为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潜在形式,在其不断发展探索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挑战。本文从建筑设计、城市空间设计、环境心理学、社
学位
在可持续发展观和循环经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人们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再利用价值的旧建筑改造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此类建筑进行正确的维护再利用,不仅是对传统历史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对各类建筑产生了各式各样新的使用需求。高校学生宿舍作为一种专用型建筑自然也存在相应问题。笔者通过参与四川文理学院11号
自从19世纪高层建筑进入人们的视线以来,它对城市形态,社会发展,经济技术等发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不可逆转的潮流趋势。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