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电光开关的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e15807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衍射极限的影响,光波导及其器件的横向尺寸仍然被限制在波长量级。随着微细加工技术和集成光学的不断发展,光学元器件的不断小型化已经接近光的衍射极限。如何获得突破衍射极限的各种亚波长光子器件,是实现纳米全光集成的基础,也是目前纳米光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  表面等离子激元是金属表面自由电子随入射光子同频率集体振荡产生的一种表面束缚的电磁波,它是存在于金属表面的一种非辐射局域模式,具有近场增强和能量局域的性质。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光波导可以突破衍射极限实现在亚波长尺度进行光传输,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纳米集成光子器件的信息载体。  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二维金属-介质-金属(MDM)波导的亚波长电光开关,本人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是提出了基于条形波导同侧双腔和三腔的电光开关结构,利用外加电场来改变条形波导内所填充电光材料的折射率实现对表面等离子波信号的主动控制,从而实现开关效果。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调制深度大,开关时间短,所需半波电压低等优点。
其他文献
从20世纪以来,人类对于光学的研究就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从几何光学到物理光学,再到现在的量子光学,人类对于光的认识越来越全面透彻.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光也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红细胞变形能力是指红细胞能自由通过比其自身直径小的微血管的能力,又称为变形性。变形性是一种重要的流变现象,是微循环的重要条件;变形性下降会导致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受阻,影
隧道效应是一个重要的量子现象。在超导微观机制的研究中,隧道谱研究是一个很有用的手段,很多理论和实验工作者都在试图用隧道谱来获取超导体中的一些基本参数,诸如超导能隙、转
Ⅰ型胶原纤维是生物组织中能够产生二次谐波的一种物质,通常为柱状结构。并且Ⅰ型胶原是动物皮、骨中胶原蛋白的主要存在形式,所占比例很大。二次谐波显微术(SecondHarmonicGen
当前,非线性科学已经蓬勃发展于各个研究领域并成为研究焦点。因而,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常常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非线性方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众多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经过不懈的努
随着科学理论的发展和生产工艺的进步,目前微型电子产品的尺寸已经达到经典电磁学的极限。当进一步微缩的电子元件不再符合传统电磁学理论时,分子器件的概念应运而生。自从19
银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在表面拉曼散射增强(SERS),表面荧光增强(SEF)以及生物分子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银纳米颗粒独特的光学性质主要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激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非线性光学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分支应运而生,并成为光学学科中最为活跃和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实质是非线性
近些年来,随着自旋电子学和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使得量子点耦合隧穿结系统,也即是一个纳米分子与两个磁性电极耦合系统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它合并了自旋电子学和磁电子学以及单
当物质尺寸减小到纳米尺度后,例如0.1-100纳米这个范围,物质的性质往往会发生突变,表现出某些特殊性质。因此,纳米材料的性质既具不同于原来的组成原子或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