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胚发育过程中胚液蛋白质动态变化分析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胚是脊椎动物胚体发育研究的主要模式材料,在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地位。鸡胚在短短21d中发育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水分、营养物质全部来自于小小的卵黄囊和卵清,仅仅需要外界提供一定的温、湿度,展示了卵生动物高超的生存能力。家鸡基因组的完成,为其功能基因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对鸡胚液(尿囊液、羊水、眼内液)在发育过程中的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很感兴趣,希望以此切入家鸡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我们采用SDS-PAGE初步分析了9-17日龄鸡胚尿囊液、羊水、眼内液中蛋白质的基本情况,然后选择眼内液进行2-D电泳,并对其中部分蛋白斑点进行MALD-TOF质谱分析,根据鉴定结果,初步分析了已鉴定蛋白在鸡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我们发现: 1.9-17日龄鸡胚尿囊液有6~9条基本一致的主带,但总的含量较少,在鸡胚发育过程中变化不明显。9日龄鸡胚羊水中含蛋白质极少,随日龄的增大,羊水中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都递增。15日龄后,羊水中的蛋白质组分及含量明显增加,从电泳图谱中可以观察到17日龄羊水中蛋白浓度极高,这是由于鸡胚发育过程中,在13日龄后大量蛋白质开始进入羊水,造成了羊水中蛋白含量逐日增加。鸡胚发育过程中,眼内液(主要包括房水和晶状体中的可溶成份)的蛋白组分有较明显的变化,由于眼内液中蛋白质特别丰富。15、17日龄鸡胚眼内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说明其正在为视觉形成做充分的物质准备。 2.9-21日龄的鸡胚眼内液中的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析发现,的确有一些蛋白质在鸡胚发育过程中有量或/和种类的变化,这些变化应该和眼发育及视觉形成有直接的关系。发现有两簇蛋白,一簇(S3、S8、S9、S12)分子量接近于20kD,另外一簇(S10、S11、S13、S16)分子量接近于25kD,它们有随着鸡胚的发育,表达量从低到高(有些从无到有),逐渐增加,到17日龄都积累到相当高的浓度,并且一直维持。这两簇蛋白应该是视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蛋白。同样属于此种情况还有,位于43.0~50.0kD之间的一条蛋白带,即B1带,该条蛋白带在9日龄时还是有一些蛋白点组成,到11日龄时已经形成一条横贯pH3-10的蛋白条带,这条带的表达量随日龄的增加而不断升高,到17日龄基本达到最高,之后也一直保持。S1、S4、S5则是在9日龄鸡胚有出现,随后的发育进程中再未观察到,这些蛋白可能属于时期特异性蛋白,很可能是转录调控因子具有时空表达特征的蛋白。同时我们还发现一群分子量小于14kD碱性蛋白(等电点pH10附近),即A群蛋白。在双向电泳图谱中,我们还发现,在38.0~43.0kD之间,在9、11、13日龄都未观察到一条蛋白条带突然出现于15日龄的图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改革也在各行各业中不断普及,针对信息时代到来的情况,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水利水电行业为了更好地得到机会,也就需要针对信息化时代的
加强物资管理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重大.分析了物资管理的内涵,在论述加强企业物资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对企业物资管理的难点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信息资料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等信息材料,信息类型越来越多元化.同时,随着我国档案管理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这也给档案管
随着工程项目日渐增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工程的进度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建筑工程项目能否在约定时间完成建设,关系到工程经济效益的
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就大力的发展经济,现今我国很多领域已经走向了国际的舞台,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而人才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企业
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进行如何快速高效的对配网进行抢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员开始对各种信息系统以及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希望可以在进行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