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基本原则及其内在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xb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重要的宪法问题,它根源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与相应的观念理论,进而在此基础上指导着宪法的制定与实施。本文所要阐述的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法基本原则,正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由主义的觉醒,发端于14—16世纪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形成于17—18世纪启蒙运动及随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最终上升成为“原则”指导着资产阶级宪法的制定与实施,并在今天逐渐扩展至各国,指导着各国宪法的实施与宪政实践的同时逐渐成熟完善的带有普世性的四大宪法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应该说,四大原则是宪法的基础,宪法是四大原则的载体。其中,人民主权原则确立了宪法的正当性基础;人权保障原则宣告了宪法的核心目标与价值追求;权力制约原则构建起包括国家权力在内的一切公共权力运行的基本格局;法治原则奠定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基本轨道,从根本上说,后两者是实现前两者的方式与途径。而只有建立在四大基本原则基础之上的宪法才能获得理性与实效性。此外,或者更为重要的是,宪法四大基本原则彼此之间的关系处理也直接决定着宪法的有效实施。四大基本原则就像人体一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也像人体会出现机体内在紊乱而生病一样,四大基本原则之间也会因为自身的性质、内容的不同,或者由于人们对它们之间关系的不同的理解与实践把握而出现矛盾与冲突。一旦这种冲突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其结果只能导致整个宪法体系的奔溃。所以,在研究宪法基本原则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探索他们的发展历史,还应进一步挖掘它们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矛盾运动。然而,笔者发现,对于宪法基本原则,现今无论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还是实践部门对它的运用都存在着很大问题。限于篇幅与能力,笔者主要从学术层面上进行研究论述,总结起来,本文着重两点——在笔者看来,这两点正是当前学术界对近现代宪法基本原则研究的薄弱之处:一、四大宪法基本原则与宪法之间的关系;二、四大宪法基本原则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他文献
传统中国画深受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在诸多方面都具有区别于西方绘画表现方法的特征,其中的空间是自然空间和审美空间两极之间的融汇表现,是对画面空间的特殊规定。在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教育技术进入了“深入发展时期”。美国AECT1994定义的引入,对我国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学者在借鉴、吸收94定义的
开放平台技术的现状开放平台的出现是为了将资源进行更好的整合,这种资源包括编程的模型、超大文件系统、海量的数据库、监控调度的管理等等,这些资源如果最终进行有机的整合,能
对于城市来说,节日标志着整体氛围的转换:路灯的颜色变了,街道上到处悬挂着闪亮的装饰,节日来临时,当地民众把昔日沉闷的市中心变成一场大型的庆典秀场。正如家庭成员用饰品
创作语境和读者接受的变化是导致1930年代林语堂创作转型的重要原因。1923年其归国时的北平虽已没有了新文化运动高潮时期的如火如茶,但当时言论尚较自由;而1930年代的上海,一方
制造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于技术创新。本文从制造业创新的角度入手,以技术经济学、技术创新学、产业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制造
小学初中衔接阶段是学生产生学习适应性变化的关键期。为了了解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结构和发展特点,本研究自编问卷,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小学初中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
装配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设计阶段对产品的可装配性进行分析,尽早解决处于生产下游的装配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于保证产品可装配性,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研制成本,缩短
近年来,问题提出的研究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在课程论领域,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被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教学论领域,问题提出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而在学习论领
任何一种政治现象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念诉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WTO的加入。目前,我国正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