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提出的数学学习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tsai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问题提出的研究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在课程论领域,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被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教学论领域,问题提出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而在学习论领域,问题提出则被看作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问题提出之所以受到教育各分支学科的关注,是因为认识到,作为一种学习能力,问题提出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 对数学问题提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的问题提出、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以及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等研究,而对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之间关系的探讨正是本论文研究的焦点。以往对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关系的研究局限于两者静态关系的研究,缺乏对两者动态关系的探索。并且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多是量的研究,不能对结果作合理的解释。为此,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深入探讨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 为了探索“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揭示出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与数学学习之间的关系脉络。本文设置了三个不同的问题情境:开放式的、半结构化的和结构化的问题情境,并根据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发生的先后顺序分别进行探索,即从三个方面来探索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在解决问题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后提出问题。在预研究中,对从初中预备班到高中三年级的各年级学生进行采用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正式研究中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近20名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并通过访谈和反思日记,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观点。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一)在解决问题前提出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 问题解决能力高的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也较高,问题解决能力较差的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也较低。总体来说,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之间呈现一种正相关的关系。 学生有信心解决其提出的问题,并且能够解决其提出的大部分问题。问题提出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学生提出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三类:与数学知识背景有关的问题、与教学有关的问题和与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关的问题。 优秀生提不出高水平的原因主要有:教学环境的影响、个性的影响和缺乏较高的反思能力。而差生提出高水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知识面较广。 (二)在解决问题中提出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够对学生的探究起到不同的作用。信息收集问题能够填补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精神康复联合家庭干预方式展开治疗对其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接收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9
文化“凝视”是后殖民文学批评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通过对凝视和被凝视的文化经验的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关于文化权利、文化体验、文化身份等问题的认识。因为,“凝视”不仅是
传统中国画深受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在诸多方面都具有区别于西方绘画表现方法的特征,其中的空间是自然空间和审美空间两极之间的融汇表现,是对画面空间的特殊规定。在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教育技术进入了“深入发展时期”。美国AECT1994定义的引入,对我国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学者在借鉴、吸收94定义的
开放平台技术的现状开放平台的出现是为了将资源进行更好的整合,这种资源包括编程的模型、超大文件系统、海量的数据库、监控调度的管理等等,这些资源如果最终进行有机的整合,能
对于城市来说,节日标志着整体氛围的转换:路灯的颜色变了,街道上到处悬挂着闪亮的装饰,节日来临时,当地民众把昔日沉闷的市中心变成一场大型的庆典秀场。正如家庭成员用饰品
创作语境和读者接受的变化是导致1930年代林语堂创作转型的重要原因。1923年其归国时的北平虽已没有了新文化运动高潮时期的如火如茶,但当时言论尚较自由;而1930年代的上海,一方
制造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于技术创新。本文从制造业创新的角度入手,以技术经济学、技术创新学、产业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制造
小学初中衔接阶段是学生产生学习适应性变化的关键期。为了了解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结构和发展特点,本研究自编问卷,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小学初中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
装配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设计阶段对产品的可装配性进行分析,尽早解决处于生产下游的装配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于保证产品可装配性,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研制成本,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