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微流控芯片与支撑板的超声波焊接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2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膜微流控芯片被广泛应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之中,为了避免其在使用时发生变形,通常需要将其与支撑板进行连接。对于现有的聚合物连接技术来说,超声波焊接具有焊接时间短,强度高,对焊件破坏小等优势,有希望成为薄膜微流控芯片与支撑板的高效连接方式。在超声波焊接前需要在聚合物表面制作导能结构来引导并集中超声波能量,但这种方法工艺复杂、效率低,且聚合物上不同形状的导能结构对焊接强度的影响不同,这增加了导能结构的设计难度。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在超声波焊头上制作导能结构的方法,避免了在聚合物表面制作导能结构,实现了二者的良好连接。首先,制作了薄膜微流控芯片与支撑板。其中,薄膜微流控芯片由铝箔盖片与聚丙烯(PP)薄膜基片组成,二者通过胶粘剂键合在一起。本文探究了薄膜基片的热成型工艺、盖片表面的胶粘旋涂工艺以及键合工艺,并通过扫描电镜对芯片截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键合状况良好,通过气压测试显示芯片能承受最大气压为0.45±0.02MPa,与同等芯片的键合强度相当。对支撑板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翘曲进行退火改善,经过退火后支撑板的翘曲量由0.45mm下降到0.15mm,可以用于超声波焊接。其次,在超声波焊头上设计制作了导能结构,同时制作了无导能结构的焊头作为对照。对制作好的焊头进行阻抗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有导能结构的焊头机械谐振频率为19876.8Hz,机械品质因素为2170,无导能结构焊头机械谐振频率为19928.0Hz,机械品质因素为2340,均满足工程使用的要求。为了验证导能结构所起到的导能作用,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对有无导能结构的焊头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有导能结构的焊头振幅约为13μm,而无导能结构的焊头振幅约为8μm,焊接振幅的增大是导能结构起到导能作用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在超声波焊头上粘接PDMS弹性体的压紧方案,并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对有导能结构的超声波焊头和无导能结构的超声波焊头分别进行超声波焊接产热过程的计算,结果表明有导能结构的焊头焊接时的温升明显高于无导能结构的焊头,且温度分布较为均匀。对焊接后的芯片进行剥离强度测试,结果表明有导能结构的焊头剥离力约为15.2N,高于无导能结构的焊头的9.8N,且焊接区域更完整,符合上述的仿真结果。最终根据剥离强度的大小选择了最优的焊接参数,在焊接压力为0.25MPa、焊接时间为0.6s时,剥离强度最高为4.31N/mm。
其他文献
脂代谢异常可参与许多重症疾病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过程。肝脏是维持脂代谢稳态的重要器官,在维持机体脂质代谢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是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中最容易
GaN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蓝光波段的发光二极管、激光器等,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因此,紫外波段的光电器件成了GaN基半导体材料研究的下一个热门方向。此外,为了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应用场景,传统的衬底上的外延生长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衬底转移技术应运而生,为可穿戴智能芯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研究近紫外波段的硅衬底氮化镓基通信芯片的材料生长和制备过程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我国已经写入十三五规划,是国家战略技术,而位置信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信息,大多数应用依赖于节点位置,定位问题的解决将促进
吴经熊是民国著名的法学家,他具有扎实的法律基础与丰厚的法律实践经验。近年来人们对于吴经熊法哲学思想的关注较多,然而对吴经熊宪政观的研究是不足的。本文以1930年到1937
音乐史学作为一门涵盖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范畴的交叉学科,其本身的复杂属性决定了它选择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音乐史不只是作曲家和作品的历史,音乐史
在现代雷达的发展过程中,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更多的提供目标信息,而一个可识别的目标通常意味着更多有用信息的获取。针对一个目标而言,获取其位置及空间信息更为重要。对某一目标的多重角度的信息获取是雷达一个重要的应用范围。高频表面波雷达(HFSWR)在海上使用时具有两个明显的优势:首先,通过垂直极化方式(HFSWR)可以观测到地平线以外,其次,它们的信号与海浪的相互作用机制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使用垂直极
课外阅读作为学生进一步形成其知识结构、养成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展开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当下,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除课本之
扬琴曲《土家摆手舞》创作于1978年,以土家民族本土的“摆手舞”为题材,结合扬琴独特的演奏技法创作而成,表达了土家族人民能歌善舞,勤劳质朴的优秀传统美德。本篇论文主要讲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由于其拥有成熟的结构以及控制技术,是目前电力电子设备所采用的主要功率器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IGBT工艺和性能不断提升,但单模块IGBT的热特性和
大学是科学技术研究,尤其是原始技术发明的发源地,在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的技术发明成果向产业界转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