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生物标志物识别的模型构建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能够在转录后层次上调控基因表达。大量研究表明,miRNA与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物过程相关,可以作为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目前,miRNA生物标志物的识别主要依靠生物学实验筛选以及生物信息学模型预测。这两类方法中,前者需要较大的时间和成本开销,后者模型往往缺乏通用性。直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普适性的规则以用于miRNA生物标志物的识别。本课题重构了人类miRNA-mRNA调控网络,重点关注网络的“脆弱”结构。基于课题组现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分析论证miRNA的独立调控能力。结合生物功能和基因演化规律,统计结果表明生物标志物miRNA能够调控更多的转录因子基因。据此,我们构建了基于统计学证据的miRNA生物标志物识别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miRNA生物标志物识别软件MiRNA-BD(MicroRNA Biomarker Discovery)。与传统的生物信息学方法相比,我们的模型不依赖于训练数据和特定的先验知识,预测精度较高。另一方面,小儿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等复杂疾病中的应用结果也较好地体现了该模型的通用性和可靠性。本课题为miRNA生物标志物的识别提出了理论性的规则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由于以关键帧形式手动编辑计算机角色运动要求对真实人体运动特征有深入的理解,并且编辑过程过于繁琐,而基于物理力学的计算机角色运动合成方法生成的运动数据真实性较低,再
残基对的相互作用描述了蛋白质三维结构中一对残基的空间距离关系,相互作用的残基对对维护蛋白质结构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蛋白质中所有残基对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了蛋白质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都构建了大量的应用系统。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不同应用系统彼此独立,互不相通,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数据不能共享,业务无法协同。企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质量的视频传输已逐渐成为数字通信网络的主要业务,将嵌入式技术与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相互融合将成为数字视频通信
计算机安全自互联网普及以来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安全问题也成为业界最为头疼的问题。使用木马、病毒和蠕虫在互联网上窃取用户的个人敏感信息的事件也屡见不鲜,而这些恶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产品的普及,以计算机技术、芯片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成为当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微电子技术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不断发展,为数字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在临床医学中医学CT图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成为医师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尤其在肺癌的早期检查中。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医学
自R.Ahlswede等人于2000年提出网络编码的理论以来,网络编码逐渐成为网络信息论的研究热点。目前网络编码的研究开始逐渐向应用领域发展,如无线网络编码、传感器网络、大文件分
多示例分类模型最早是Dietterich等人[1]在研究如何解决制药业中选择哪种分子入药中提出的一种模型。在多示例学习中,我们直接把标签赋给多个示例组成的包,而不是包中的示例。
水平集(Level Set)方法最早由Osher和Sethian提出的,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演化的曲线或者曲面作为零水平集嵌入到高一维的水平集函数中,通过演化高维中的函数,达到演化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