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区背景下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研究——以亚瑟·埃里克森的罗宾逊广场综合体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fcz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存在着一部分尺度较大的街区,它们带来了城市道路运行效率低、街区活力弱等城市问题。因此,发展具有优化城市结构、提高交通效率、增强城市活力作用的小街区、密路网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满足城市集约化发展要求的大型公共建筑如何处理与小尺度街区的矛盾,是小尺度街区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在小尺度街区上布局复杂功能和较大体量的大型公共建筑是“窄马路,密路网”背景下新的建筑设计问题,是立足于“小”与“大”的矛盾与调和,是缓解以上特定城市问题的方法。  本文以加拿大建筑师亚瑟·埃里克森设计的罗宾逊广场综合体为例,从功能与体量组织、建筑流线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以及建筑街道界面空间设计四个方面,论述三个小街区上的罗宾逊广场综合体的设计手法。小街区模式下的大型公共建筑研究力图在更为紧张的中国城市环境条件的限制下,为我国小街区模式下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提供思路,为建筑如何积极对城市空间的改善做出贡献方面提供参考。  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小街区背景下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研究的背景,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从小尺度街区与复杂功能、较大体量间的关系、小尺度街区上的建筑流线组织、小尺度街区上城市交往空间的营造以及小尺度街区上建筑街道界面空间设计四个方面着手,提出小街区上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关键问题。第三部分至第六部分对应以上四个问题,论述了罗宾逊广场综合体在三个街区内的设计方法。第七部分探讨我国的小街区模式下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要点。第八章对论文研究进行总结,指出论文的后续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小学教育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起始,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我国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阶段,教学相关
本文从分析中国当代建筑思潮的社会背景入手,在分析总结社会层面和建筑师个体层面困惑的基础上,针对性的讨论从建筑学自身出发所做出的解答,从而分析建筑本体思潮的探索历程,以具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速度加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随着城市人口容量的不断膨胀,城市地域不断扩张,必然将会导致城市自然环境负担的加重,城市生态环境及其系统的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城镇人口的规模比例的变化势必影响了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的发展。为整合教育资源,超大规模高中在我国中西部县域地区
本论文针对近代历建筑史保护实践日益增多,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而历史建筑保护方法及技术体系存在诸多缺陷,研究不足的现实状况,首先参照欧美国家自19世纪以来在历
本论文隶属于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本文从人文地理学分析为切入点,实地踏勘为佐证,系统梳理豫北山地民居的区系、分布特点、类型及营造特征。本文以乡土建筑学和人文地
近年来,现代木结构对于我国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了,它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中。现代木结构,既符合国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响应,又满足我国推行的绿色建筑的要求,它陆陆续续地出
20世纪90年城市国有土地实行有偿出让制度以来,将土地开发与城市建设推向了市场经济,使得城市经济与开发有突飞猛进之势。而这把双刃剑,同样使城市为追求GDP增长导致城市粗放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和教学体系的不断改革,高校教学建筑的设计策略正进入飞速发展时期。过去“按系设馆”、“各系为政”的分散的布局方式已无法适应新的教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