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和早期死亡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5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国与国外患者存在种族差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虽明显改善,但早期死亡率仍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数据,拟初步探讨中国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和早期死亡情况。方法:2004年2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就诊的15岁及以上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实验室特征和早期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组间的相关临床参数。结果:本研究共收集79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男女比例为1.22:1,中位年龄41(15-76)岁,以20-59岁为主。中低危组患者632例(80%),高危组患者158例(20%)。4.8%的初诊患者合并银屑病。初诊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分别为2.3(0.08-176.1)×109/L、29.5(2-1220.8)×109/L、89(15-169)g/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ML-RARA亚型以L型最常见,为58%。初诊患者很少出现APTT延长(10.3%)和肌酐>1.4mg/dl(1%)。对715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核型分析,155例患者(21.7%)为t(15;17)伴附加的染色体异常,其中以+8(5.5%)最常见。复杂核型见于64例(9.0%)患者。对178例患者进行二代测序检测,共检出113个突变基因,发生率>1%的突变基因有75个,以FLT3(44.9%)最常见;FLT3-ITD见于20.8%的患者。790例患者中早期死亡患者11例,男女比例为1.2:1,中位年龄34岁(21-43岁)。总体早期死亡率为1.39%。入院21天内死亡的人数呈逐渐增加趋势。不同年龄组间早期死亡率均未见差异(P=1)。2005年至2020年,早期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早期死亡患者以中高危为主。初诊高白细胞患者早期死亡率更高,本研究中高白细胞为>50×109/L。死亡原因以出血(72.7%)为主,其中脑出血(62.5%)最常见。结论:本中心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年龄以20-59岁为主,男女比例未见明显差异。危险分层以中低危患者为主。21.7%的患者为t(1 5;17)伴附加的染色体异常,其中以+8最常见;9.0%的患者为复杂核型。PML-RARA亚型以L型最常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突变谱中以FLT3最常见。本中心总体早期死亡率为1.39%,死亡原因以脑出血最常见。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眼轮匝肌瓣填充上睑凹陷的手术方法用于临床治疗上睑凹陷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对该术式的特点做出总结,与其他术式做出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治疗的19例轻-中度生理性上睑凹陷患者(共治疗38只眼),其中1例曾行切开法重睑术,4例曾行埋线法重睑术。所有患者均就诊于北京医科医疗美容医院,采用局麻下经重睑切口利用眼轮匝肌瓣填充矫正上睑凹陷。结果:19例患者均手术顺利,于术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衡量教师的教育生活质量和生存心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对教师自身、学生和学校来说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职业幸福感由认知心理和情绪情感构成。教师职业幸福感低落的现实困境在于教师职业劳动异化所造成的低感受度,表现为社会对教师高要求导致的教师职业价值异化、付出与回报不匹配导致的教师自我价值异化、高职业压力与负担导致的教师工作场域异化以及教师身心遭受磨砺导致的工作主体异化。因此,需在立足提高教师社
兰科植物(Orchidaceae)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科之一,具有非常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以及经济价值,同时也是最濒危的植物类群之一。兰科植物是典型的菌根植物,几乎所有的兰科植物都与真菌共生,且菌根共生关系几乎贯穿着兰科植物从种子的萌发到开花和结果整个生活史,其也被认为是能够影响兰科植物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探究菌根真菌对兰科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作用,对进一步研究兰科植物与真菌之间关系、兰科
萝藦科系热带植物区系的主要科,该科植物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在常用中药和少数民族民间用药中应用广泛。长期以来,萝藦科和夹竹桃科以及科下多个亚科和属之间分类界定存在争议,该类群形态上的复杂性以及民族地区用药中存在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导致萝藦科药用植物近缘物种间混用现象极其普遍,严重影响用药安全。萝藦科药用种质资源鉴定困难与其分类学复杂的现状密不可分,传统的鉴定方法很难对这些物种进行有效
背景:与身体其他部位一样,生殖器官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由于媒体宣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对自身外生殖器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加,外生殖器整形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女性外生殖器整形手术旨在改善外阴萎缩瘪陷、皮肤松弛下垂等现象,提升外生殖器美观度,增强患者自信心,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手术方法主要包括阴蒂包皮切除术、阴唇整形术、阴道紧缩术、会阴成形术等,其中小阴唇整形术及阴道紧缩术最为流行。目的:研究并了解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Meta分析技术,评估Venetoclax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的获益及风险,为CLL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背景: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蛋白(B 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是细胞凋亡调节蛋白家族的成员,往往在CLL、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瘤中高表达,肿瘤细胞借助这类抗凋亡受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其干燥成熟果实枸杞子是我国大宗常用、药食同源中药材之一。枸杞实蝇Neoceratitis asiatica是为害宁夏枸杞的重要成灾性害虫,以幼虫为害枸杞果实,将果肉蛀食成纵横交错的虫道,直至留下一层表皮。蛀空的果实内堆满虫粪,失去经济价值。枸杞实蝇卵和幼虫均隐匿在枸杞果实内部,幼虫老熟后脱果,钻入土壤中化蛹,因其隐蔽为害,很难观察到其形态变化
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恶性血液疾病。欧洲白血病网(European Leukemia Net,ELN)作为一个广泛认可的临床指南,其主要依据细胞遗传学异常改变将白血病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成了三个风险组别,分别为预后良好(Favorable)、预后中等(Intermediate)以及预后不良(Adverse)组。然而,细胞遗传学正常的AML(CN-AML)患者人口基数大,占据了全部AML
子宫内膜样癌(Endometrioid carcinoma,E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已有的临床病理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typicalhyperplasia,AH)或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是子宫内膜样癌的癌前病变,然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发展为子宫内膜样癌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因此我们对30个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非典型增生组织和癌组织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检
五倍子是一味传统中药,既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又可以作为工业原料。五倍子是盐肤木属植物被倍蚜取食刺激诱导产生的虫瘿组织,但虫瘿组织与寄主植物的基因是否存在差异却从未有人做过研究,且对其基原植物盐肤木属的物种分类与鉴定研究也非常少。DNA条形码技术能够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鉴定;叶绿体基因组研究可应用于物种鉴定、叶绿体基因工程、系统进化及分类研究,两者均可用于物种鉴定与分类研究且各有优势。本研究对五倍子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