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丝胶对氧化棉织物复合整理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tastgaoya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也承载着巨大的压力,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环境负担的同时还可以增加资源的利用率,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本论文主要对丝胶的回用展开研究,由于我国是丝绸大国,蚕丝用于服用面料时,需脱去大部分丝胶。含有大量丝胶的废水被排放,极易导致废水中COD值超标,极大破坏了环境平衡。丝胶的回收利用对实现丝绸行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丝胶作为宝贵的天然蛋白质,具有丝胶蛋白的吸湿保湿性,抗皮疹等优异的性能,在护肤、医疗、纺织面料等方面均有研究和应用。其中丝胶用于纺织品可以提高织物润湿性,增加织物附加值,符合人们对服用面料的多功能性要求以及绿色环保的消费观念。本课题为开发高附加值、多功能性的棉制品,对丝胶进行回用,辅以壳聚糖实现多功能整理,得到抗菌、亲肤的新型棉织物。本论文首先选择性氧化制备了含有醛基的氧化棉织物,采用壳聚糖/丝胶对氧化棉织物进行整理,壳聚糖和丝胶上的氨基能与氧化棉纤维上醛基反应而固着在棉织物上。本文探讨了丝胶、壳聚糖和壳聚糖/丝胶复合整理工艺,通过测定醛基含量,断裂强力、抑菌率、润湿性h值、硬挺度r值和白度评价整理效果。并通过ft-ir及sem对织物结构及纤维表面形态进行分析。论文得到的结论如下:(1)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棉织物优化工艺:高碘酸钠1.5g/l,温度55℃,时间2h。氧化棉织物醛基含量0.032mmol/g,断裂强力434.1n,强力损失率29.6%,白度64.51。(2)氧化棉织物丝胶整理宜采用浸轧工艺,效率高,优化工艺条件:丝胶50g/l,焙烘温度110℃,焙烘时间1min。整理后织物h值9.9cm,润湿性提高,白度50.21,r值2.02,断裂强力404.6n,强力损失率6.8%,增重6.32%。(3)氧化棉织物壳聚糖抗菌整理时,在ph=4,壳聚糖浓度5-10g/l条件下,整理后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达到95%,润湿性和手感较好,白度较高。(4)壳聚糖/丝胶复合整理,选择先浸轧壳聚糖后浸轧丝胶的2#工艺。优化工艺条件为:丝胶浓度60g/l,壳聚糖浓度10g/l,焙烘温度100℃,焙烘时间2min。整理后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为96%,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5%,h值为9.4cm,达到抗菌、亲肤的产品目标要求。(5)由红外光谱可知:氧化棉织物上含有醛基,经丝胶或壳聚糖分别整理以及复合整理后,醛基峰消失,亚胺峰生成,说明壳聚糖和丝胶均与氧化棉织物发生席夫碱反应。电镜照片可知,氧化棉纤维表面产生氧化点和沟槽;经丝胶整理,表面氧化点和沟槽消失,丝胶膜形成;经壳聚糖整理,表面形成许多壳聚糖聚合物,壳聚糖/丝胶复合整理后,纤维表面光滑,丝胶膜形成。
其他文献
皮蛋是我国传统蛋制品,营养丰富、食用方便,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皮蛋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本课题在实验室之前的研究基础上,采用真空减压法制备皮蛋,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价值导向、致力于问题解决的活动,具有反思性和反身性。以“真人图书馆”、“一校一书”、“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节”三项活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真实问
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在平菇贮藏过程中温度、相对湿度、O2和CO2浓度四个因素对平菇贮藏过程中保鲜效果的影响。并对平菇酱、平菇饮料加工工艺进行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
有清一代江苏地区诗歌极为繁荣,从清初开一时风气之先的顾炎武,引领诗坛风骚之钱谦益、吴伟业,再至清朝全盛时期格调派首领沈德潜,最后到南社发起人柳亚子、陈去病、高旭,无
目前,学术界对中国早期报人社会地位的考察较少,结论也大多源于戈公振之论断,且缺乏详细的分析和论证。本文以早期报人社会地位的变迁为视角,并以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为时间节
对吉林省临江地区树莓产地进行病害的调查、采样,发现了一种对树莓叶片危害严重的国内未见报道的新病害。根据该病害的危害症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测定以及rDNA-ITS
整体穿刺碳/碳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耐高温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整体结构和较高的纤维体积含量,是制作高性能结构材料和热防护材料的优良基材,目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汽
本文在经济收敛理论分析框架中加入市场分割和经济开放因素,使用纠偏虚拟变量最小二乘法对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收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中部地区
目前啤酒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啤酒发酵罐大部分是圆柱锥底发酵罐,其构型的设计基本是基于经验而来,而发酵罐的几何构型是影响罐内发酵液的温度分布及流动状态的重要因素,本文利
鼻咽癌是一个多因素遗传性的头颈部常见肿瘤,其发生发展具有多阶段性、隐蔽性等特点,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南方五省(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有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