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抑癌方联合射波刀治疗中晚期气虚血瘀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扶正抑癌方联合射波刀方案治疗中晚期气虚血瘀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分析扶正抑癌方联合射波刀方案治疗中晚期气虚血瘀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从而阐明扶正抑癌方联合射波刀方案是否为高效低毒、切实可行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把符合入组条件的84例气虚血瘀证型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射波刀常规放射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扶正抑癌方治疗。通过观察两组近期疗效、KPS评分、不良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进一步评价扶正抑癌方联合射波刀治疗中晚期气虚血瘀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处理。结果:(1)两组治疗后肿瘤最大直径较之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瘤最大直径较对照组减小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疗效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92.5%vs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3)治疗组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皮炎的发生较对照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Ⅲ级及Ⅲ级以上毒副作用,所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可缓解改善。(4)两组T辅助细胞(CD3+CD4+)、T抑制细胞(CD3+CD8+)及T双阳细胞(CD3+CD4+CD8+)在治疗后升高明显,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辅助细胞(CD3+CD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抑癌方联合射波刀治疗方案在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射波刀治疗后不良反应等方面优势显著,在提高患者免疫力方面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相对安全可靠,疗效可观,具有推广价值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方法,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白花丹的药用活性成分白花丹醌对人肝星状细胞的作用,了解其对该细胞的生长和功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作用的靶位点和分子机制。为白花丹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提供重要的
益气活血法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大法,黄芪、丹参作为益气活血中药的代表在临床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分别是黄芪和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研究揭示二者均具有抗氧化、抗炎、改善微循环和保护血管的作用。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黄芪甲苷和丹参酮ⅡA具有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作用,但新生血管的完整性和功能正常不仅
应激性是生物体的普遍特性。应激(Stress)是指机体受到各种应激原刺激时出现的以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axis)过度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