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技术对东亚制造业贸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she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大量应用,制造业的国际生产分工和贸易格局正在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本文以东亚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信息技术(IT)和通信技术(CT)两个类别出发,探究数字技术对东亚地区内制造业贸易结构产生的影响。为确保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同时搭建西欧地区内制造业贸易的数据集,从跨区域比较研究的视角,探究数字技术在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东亚地区和以发达国家为主的西欧地区所发挥影响的异同点。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使用贸易引力模型,从进口国和出口国、数字技术水平的高和低、东亚地区和西欧地区三个角度测算了数字技术对地区内制造业贸易量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虽然信息技术(IT)和通信技术(CT)发挥的影响不同,但总体来看数字技术对东亚地区内制造业的贸易量发挥促进作用。本文参考Baldwin(2016)的分类标准,采用将数字技术分为信息技术(IT)和通信技术(CT)两类进行讨论的研究框架。信息技术(IT)包括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和3D打印等终端技术。信息技术对制造业产生影响的逻辑是强化单个生产单位,旨在通过高效集成信息、加速数据处理、减少任务分工数量,这将产生压缩劳动分工和集中经济活动的效果。通信技术(CT)包括互联网技术、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5G)和智能手机等终端技术。通信技术对制造业产生影响的逻辑是强化生产单位与生产单位之间的联系,旨在通过强化建立点到点之间的网络,提高沟通效率,克服与信息交易有关的距离阻力,减少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匹配成本,这将进一步推动国际化分工。本文使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概述东亚地区代表性数字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本文采用工业机器人运行密度和互联网使用率为核心指标,捕捉信息技术(IT)和通信技术(CT)的发展趋势。数据表明,无论是在全球范围还是在亚洲地区,正在运行的制造业工业机器人的数量持续增加,其中亚洲每年贡献超过一半以上的增长。这意味着亚洲国家引进工业机器人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快。同时,互联网的使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但是东亚地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差距,2019年东亚地区的互联网使用率仅达到60%。在东亚地区内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异也较为显著,这表明目前互联网普及率较低的东盟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本文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讨论了数字技术对地区内制造业贸易量的影响。本文实证手法与先行文献相比的创新点在于以下三点。第一,本文考虑了双向贸易的方向性,分别对出口国和进口国数字技术的效果进行了估计,研究了出口国和进口国的数字技术在贸易中发挥的不同影响。第二,根据Obashi和Kimura(2021)的方法,本文不仅对两个贸易国中数字技术水平较低的数据进行估计,同时也对数字技术水平较高的数据进行估计,并根据回归结果进一步分析贸易伙伴之间数字技术水平差异对贸易量的影响。第三,本文构建西欧地区的数据集,从跨区域比较研究的视角探究数字技术在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东亚地区和以发达国家为主的西欧地区所发挥影响的异同点,并从全球化理论的角度对实证回归的结果进行解释。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在区分出口国和进口国数字技术的不同影响时,出口国的数字技术对贸易量的影响比进口国更为显著。出口国的工业机器人运行密度和互联网使用率都与贸易量的增长存在正向关系,意味着由于工业机器人的引进和互联网的普及,出口国增加了其制造业的出口价值。第二,在区分较小值和较大值时,对于数字技术水平较低的国家,工业机器人安装密度和互联网使用率的系数都是正数。然而,在数字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互联网的使用率的系数为负。这表明,互联网等通信技术(CT)水平的较大差异可能会对两国贸易量造成负向影响,两个通信技术(CT)水平更为接近的国家可能保持更加顺畅的贸易。第三,当分别对东亚地区和西欧地区进行估计时,工业机器人在两个地区对制造业贸易量都有正向影响,但是互联网的普及率仅在东亚地区回归系数为正,在西欧地区则系数为负。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等通信技术(CT)加强了全球产业链,鼓励国际分工,可能会导致生产区块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因此,西欧地区内的制造业贸易量呈现出伴随通信技术(CT)的普及而减少的倾向,东亚地区的制造业贸易量呈现出伴随通信技术(CT)的普及而增加的趋势。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在提高东亚地区制造业的贸易价值方面发挥了正向作用。其中,出口国的数字技术对贸易量的影响比进口国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机器人等信息技术(IT)的影响效果比互联网等通信技术(CT)的影响更为明显。研究还表明,数字技术对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的影响可能不同。互联网等通信技术(CT)的传播,进一步促进了国际分工,使得生产区块从西欧等发达国家地区向东亚等发展中国家地区持续移动。
其他文献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锋力量,对任何事物都怀有挑战之心。现阶段,我国大学生规模与日俱增,就业压力不断上升,但大学生参与创业的比例却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思政教育充分地融入其中,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契机。对此本文结合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联性及必然性,探究两者有机融合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路径。
期刊
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亟待进行改革创新,而这场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支点就在于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为更好地推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需要对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探寻二者融合的效果和价值。文章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采用文献阅读法、定量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结合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
期刊
<正>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旨在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当前,部分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还存在着如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缺乏校园环境的陶冶、师资力量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对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两者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高校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师资保障等方面将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促进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发展。
期刊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双向协同融合,改变传统模式下思政课程及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结构。基于对双向协同融合教育意义分析,探究双向协同融合面临的教育问题及教育重点,并针对未来阶段双向协同融合教育需求,高职院校应通过强化双向协同融合的教育平台建设、提升双向协同融合的教育发展创新能力、加强双向协同融合的多元化教育实践、优化双向协同融合教育评价机制、打造双向协同融合的教育精品课程等策略,实现高职院校思想
期刊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在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相关环节的改革实践之中,高校教师需要理清楚其内在要义、现实困境,进而找准改革切入点。文章参照实际工作经验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整合分析,希望能够推进有关工作的优化调整并且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发展。
期刊
<正>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强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为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学校需建立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以思政教育为依托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载体完善思政教育体系。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旨在为学
期刊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思政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探索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体系、师资力量四个方面的融合路径。近年来,云南师范大学构建了创新创业协同工作机制,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育人、师资力量四个方面进行了思政融合实践,并
期刊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为辅助,互相补充,思想政治教育是双创教育的“价值引领”,双创教育是思政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新载体”,高校根据“互联网+”的要求,以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必然趋势和导向,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客观需要。现实中,两者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目标尚不清晰、体系不完善、内容缺乏创新性、信息化水平不够、效果难
期刊
<正>在科学技术及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创新创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与之相关的教育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李晓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论》一书,基于协同育人视角,探究了思政教育理论体系,着力破解当前思政教育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建构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首先介绍了思政教育的概念内涵和价值功能,强调思政教育协
期刊
<正>实践和创新是教育领域极为重视的两项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双创”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应在日常教学中,与学校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加强联系,以提高学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性和时代性,满足学生职业发展和成长需求。当前,思政教育和学校“双创”教育在融合发展机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化学校和教师对“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学校思政教育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提高“双创”教育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