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何以协同育人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we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实践和创新是教育领域极为重视的两项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双创”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应在日常教学中,与学校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加强联系,以提高学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性和时代性,满足学生职业发展和成长需求。当前,思政教育和学校“双创”教育在融合发展机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化学校和教师对“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学校思政教育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提高“双创”教育质量。由李晓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论》一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其他文献
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然而,现阶段两者的融合存在“路径不清晰、理念不一致、效果不理想”等困境。立足学情分析,形成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三融四立”互融模式,以撬动民办高职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高度。“三融”指“课程内容融入、教学师资融合、实践平台融通”,“四立”指“立德、立志、立行、立业”。实践证明“三融四立”育人模式有助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锋力量,对任何事物都怀有挑战之心。现阶段,我国大学生规模与日俱增,就业压力不断上升,但大学生参与创业的比例却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思政教育充分地融入其中,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契机。对此本文结合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联性及必然性,探究两者有机融合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路径。
期刊
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亟待进行改革创新,而这场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支点就在于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为更好地推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需要对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探寻二者融合的效果和价值。文章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采用文献阅读法、定量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结合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
期刊
<正>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旨在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当前,部分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还存在着如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缺乏校园环境的陶冶、师资力量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对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两者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高校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师资保障等方面将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促进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发展。
期刊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双向协同融合,改变传统模式下思政课程及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结构。基于对双向协同融合教育意义分析,探究双向协同融合面临的教育问题及教育重点,并针对未来阶段双向协同融合教育需求,高职院校应通过强化双向协同融合的教育平台建设、提升双向协同融合的教育发展创新能力、加强双向协同融合的多元化教育实践、优化双向协同融合教育评价机制、打造双向协同融合的教育精品课程等策略,实现高职院校思想
期刊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在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相关环节的改革实践之中,高校教师需要理清楚其内在要义、现实困境,进而找准改革切入点。文章参照实际工作经验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整合分析,希望能够推进有关工作的优化调整并且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发展。
期刊
<正>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强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为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学校需建立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以思政教育为依托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载体完善思政教育体系。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旨在为学
期刊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思政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探索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体系、师资力量四个方面的融合路径。近年来,云南师范大学构建了创新创业协同工作机制,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育人、师资力量四个方面进行了思政融合实践,并
期刊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为辅助,互相补充,思想政治教育是双创教育的“价值引领”,双创教育是思政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新载体”,高校根据“互联网+”的要求,以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必然趋势和导向,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客观需要。现实中,两者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目标尚不清晰、体系不完善、内容缺乏创新性、信息化水平不够、效果难
期刊
<正>在科学技术及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创新创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与之相关的教育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李晓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论》一书,基于协同育人视角,探究了思政教育理论体系,着力破解当前思政教育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建构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首先介绍了思政教育的概念内涵和价值功能,强调思政教育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