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超高场磁共振成像和组织学技术的计算神经解剖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神经解剖的目的在于使用计算方法和影像设备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变化进行模拟和定性/定量研究。磁共振是计算神经解剖研究的重要工具,它能无创的、动态的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临床磁共振设备和使用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的计算方法在宏观神经结构的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受限于分辨率,单独使用磁共振设备无法研究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因此需要引入更高分辨率的影像技术和方法来应对这一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提出了一套融合神经元细胞结构信息、髓鞘/纤维信息研究方案,该方案结合磁共振(超高场)技术与组织学技术,能系统性的研究脑组织的宏观-微观解剖结构。超高场磁共振(≥7T)技术能提供更优秀的分辨率,有强大的组织结构区分度,结合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跟踪等技术,超高场磁共振能把磁共振技术对神经解剖的宏观特性研究进一步的推向微观方面,为神经解剖研究提供新的可能。传统上,神经解剖的基础在于组织学提供的神经元微观结构信息,随着免疫组织学技术的进步,组织学能提供的信息特异性、多样性和有效性都得到增强。结合超高场磁共振技术和组织学技术,能弥合计算神经解剖研究在宏观和微观特征上的鸿沟。  (2)设计和实现了针对以上方案的全套数据获取和处理方法。在数据获取方面,对于超高场磁共振,我们使用了7T和9.4T超高场磁共振设备,根据各设备的优势分别用于获取高精度结构像和高精度弥散张量图像;对于组织学,我们使用了传统组织学染色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各自又包含神经元胞体染色和神经纤维/髓鞘结构染色两类方法,在提供多维信息的同时还能在同类信息之间提供比较对照对象。上述超高场磁共振数据和组织学数据分别主要提供神经解剖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信息,为了融合这两大类多模态的信息,必须进行复杂图像配准等处理。对此我们提出了基于图像增强、去噪、线性配准和非线性配准、手动修复等相结合的配准方法,实现了多模态组织学图像与多模态超高场磁共振图像的配准和宏观-微观神经解剖信息的融合,实验结果验证了配准方法的精度和可靠性。  (3)应用该方案探索人类下丘脑这一复杂组织的解剖结构。下丘脑在人脑中体积较小,但对人体机能调节和控制意义重大,同时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我们应用所设计方案到人类下丘脑解剖研究上,在弥散张量纤维分析方面,提出了一套基于纤维形态和空间相似性的全自动聚类方法,应对该区域缺乏神经纤维束先验知识的情况,探索了人类下丘脑区域的纤维束解剖特征。结合组织学信息,初步发现了下丘脑区域的神经纤维和神经核团的连接情况。这证明多模态融合组织学和多模态超高场磁共振的神经解剖学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我们理解下丘脑的结构和神经机制提供了帮助。
其他文献
地物分析是指利用观测数据认识地球表面物体性质的过程,可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土地规划、灾情防治诸多方面。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多光谱图像是进行地物分析的两种重要数据源,
本文在分布式人工智能和Agent技术的基础上,以国家旅游局金旅工程为应用对象,对Agent技术在分布式智能信息系统中的理论与应用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①提出并建
模式分类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基础研究领域,是从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各种各样的分类器被相继提出,并被广泛地用于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在实际的分类问题中,存在两种常
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机器人视觉、智能视频监控、人机交互、医疗护理、虚拟现实及游戏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其研究目的主要是让计算机通过摄像机
异质关系数据(Heterogeneous Relational Data)(如社交网络,知识图谱,基因-蛋白质作用网络中的数据)正成为信息产业的主流数据形式以及大数据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语义价值。
本文首先对谐振软开关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各种主要的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综合、总结,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着重对并联谐振直流环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工作模式、软开关实现机理
非线性现象是在工程技术、科学研究以至自然界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非线性系统辨识成为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致力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RBF 神经网络理论为
本文基于生物免疫系统原理,对人工免疫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进的免疫遗传算法,对改进的免疫遗传算法的设计进行了分析,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并根据蚂蚁觅食原理,对蚁群算法
随着Web2.0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博、评论、论坛等为代表的社会媒体平台以其内容丰富、交互便捷等特点深受用户喜爱。在该平台上,用户可以对热点事件发表观点,对产品进行评分,参与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各国主要研究课题。因此,近年来气体浓度检测仪成为各国传感器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环境污染的有效监测与控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