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学习模式,迅速席卷了全球教育界,掀起了一场学习方式的变革,给传统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但MOOC当前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学习空间中活跃度较低、讨论缺乏深度、偏离主题、交互形式单一等问题,限制了学习者知识的共享与建构,制约了MOOC学习空间中知识共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者作为MOOC平台的学习主体,保证学习者积极地参与知识共享活动是目前发展MOOC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探讨如何促进学习者进行知识共享,对于MOOC健康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本研究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的部分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探讨MOOC学习空间中学习者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及效应关系,以期促进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首先,本研究阐释了提出MOOC学习空间中学习者知识共享的时代背景、研究意义,对MOOC、知识共享、MOOC学习空间中的知识共享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其次,在相关理论基础和已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对学习者的访谈,从学习者、助学者、知识、技术环境、文化环境五个维度初步确定了MOOC学习空间中学习者知识共享的13个影响因素,包括:结果预期、自我效能感、行为态度、知识共享能力、助学者的参与、教学活动设计、感知知识有用性、知识的特性、感知技术易用性、平台功能、信任、激励制度、评价制度,并对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假设,进而构建了MOOC学习空间中学习者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的理论模型。然后,依据研究假设,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成熟量表,设计了MOOC学习空间中学习者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选择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两门课程《英语教学与互联网》和《如何做创客教育》的学习者作为调研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线上收集数据,借助SPSS对回收的470份有效问卷作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信效度的检验。进而利用AMOS软件对构建的模型作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适配度分析、路径分析以及中介效果评估等多轮检验,最终确立了MOOC学习空间中学习者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而得出:(1)直接正向影响学习者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包括助学者的参与、结果预期、知识共享能力、行为态度、知识的特性、信任、自我效能感、激励制度、教学活动设计;(2)其中,助学者的参与对学习者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的直接效果最大,其次是结果预期、知识共享能力等;(3)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者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的总效果最大,其次是助学者的参与;(4)作为中介变量的结果预期,自我效能感不仅对知识共享行为存在直接正向影响,还能够通过中介变量结果预期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间接正向影响;(5)作为中介变量的行为态度,信任不仅对知识共享行为存在直接正向影响,还能够通过中介变量行为态度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间接正向影响;(6)感知知识有用性和感知技术易用性分别通过中介变量行为态度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间接正向影响。最后,结合影响MOOC学习空间中学习者知识共享的因素提出激发学习者参与知识共享活动的有效策略。从学习者层面提出的策略主要有:强化学习者的结果预期,增强学习者积极参与知识共享的动力;提升学习者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感;端正学习者知识共享的态度,加强互惠的期望;提升自身知识共享能力,缩小学习者间的知识差距。助学者层面策略主要有:充分发挥助学者的引导作用,鼓励隐客、非积极参与者主动参与课程讨论;融入游戏化理念,设置以问题、实践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知识层面策略主要有:加强知识发布的审核力度,提高共享知识的质量;了解学习者的个性化知识需求,丰富共享知识的表现形式。技术环境层面策略主要有:集成协作通讯技术;搭建知识管理系统与知识地图。文化环境层面策略主要有:营造信任的知识共享氛围;合理利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