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乙肝相关肝癌患者通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血流量减少使肝内血液循环功能下降,肝脏储备功能也相应减退,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该类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腹腔积液、胸腔积液、水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风险较一般肝切除术患者为高。相关报道显示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中约有百分之三十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该类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至关重要。如何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术后风险事件,提高手术效果,乃当前毋庸置疑的首要任务。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乙肝相关肝癌行肝切除术后早期临床应用奥曲肽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行肝切除术患者66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应用奥曲肽分为对照组(n=35例)和奥曲肽组(n=31例),对照组术后无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奥曲肽组术后2小时开始以0.6mg/24h(25ug/h)匀速静脉泵入奥曲肽,连续应用72小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实验室检查,腹腔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分级等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因素的组间差异及其临床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基础情况及术中指标等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总胆固醇、总胆红素及尿素氮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但其数值均在检测正常值范围内,余术前实验室检查无统计学差异。全部66例患者无一围手术期死亡,无一术后再出血和发生Ⅳ级以上严重并发症。奥曲肽组术后第1、2、3、4天腹腔引流量、腹腔引流液总量、腹腔积液发生率以及术后第7天谷草转氨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和奥曲肽组患者在术后Ⅰ级、Ⅱ级、Ⅲ级以上并发症、胸腔积液、胸腔积液需处理(胸穿)、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胆漏、高胆红素血症、留置引流管天数、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方面P﹥0.05,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和尿素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术后第7天谷草转氨酶高于正常值范围,总胆固醇低于正常值范围,而尿素则在检测正常值范围内。单因素分析提示,腹腔引流液总量是否大于500ml和ICG-R15、手术时间、切除范围及术后应用奥曲肽相关;腹腔引流液总量是否大于1000ml和Child-Pugh评分、ICG-R15、切除范围、门静脉癌栓和术前血浆前白蛋白相关;术后腹腔积液和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术后应用奥曲肽相关;Ⅰ级并发症与术前血浆前白蛋白、总胆固醇及肝硬化程度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则提示,腹腔引流液总量是否大于1000ml中,ICG-R15(OR=1.361,P=0.029)及门静脉癌栓(OR=18.298,P=0.039)为危险因素;术后腹腔积液中,术后应用奥曲肽(OR=0.089,P=0.028)为保护因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相关肝癌术后早期、短程、连续临床应用奥曲肽能有效降低术后腹腔积液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腹腔引流量,但并不能有效减少术后常见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胆漏等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同时,亦不延缓术后肝肾功能的恢复,是一种对减少肝切除术后腹腔引流量及降低腹腔积液发生率有重要意义的围手术期临床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