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柔性立管疲劳分析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xu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当前油气资源在能源结构中占主要地位,且这一趋势在未来仍将继续。综合考虑矿藏量、开采成本、回报率等因素后,海洋油气开发成为热点且逐渐向深水发展。深水柔性立管是连接浮式平台和水下生产系统的关键装备,一旦破坏将带来经济和环境上的双重打击。与此同时,我国在柔性立管的独立自主设计与安装方面仍欠缺经验。因此,与其设计分析相关的理论研究对于我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柔性立管是复合材料结构,且结构形式独特,截面力学性能复杂,故无法利用与均质材料相关的理论对其进行力学分析、疲劳分析。本文根据柔性立管材料、结构、受力特点等,建立合理的局部理论模型,以便研究其力学响应特性。此外,将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整体分析的结果与局部理论模型相结合,通过雨流计数法、S-N曲线、Gerber修正、Miner损伤累积理论,预测柔性立管的疲劳寿命,构建一套完整的对柔性立管疲劳分析的理论方法,以便为柔性立管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许多实验的结果表明,柔性立管在轴力、内压、外压和扭矩作用下的响应呈线性,而在弯曲载荷作用下则表现出明显的迟滞性。考虑到柔性立管横截面是轴对称结构,作用于柔性立管的轴力、内压、外压和扭矩均为轴对称载荷。本文在建立局部理论模型时,分别建立轴对称理论模型和弯曲理论模型。(1)建立柔性立管轴对称理论模型。在轴对称载荷作用下,对螺旋层和圆柱层采取一些适当的假设,基于最小势能原理推导出在仅考虑轴向应变、考虑径向应变、考虑螺旋条带的弯曲扭转时螺旋层的刚度和圆柱层的刚度。而后通过拉格朗日法引入层间接触条件,将它们联系成一个整体,依据同样的原理,推导出整体刚度。以2.5英寸的柔性立管为例,将依据本文理论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已发表的有限元模型结果对比分析,拟合较好,验证了柔性立管轴对称理论模型可行性。同时研究发现,内压作用会增加柔性立管的轴向拉伸刚度。(2)建立柔性立管弯曲理论模型。柔性立管弯曲刚度为各层刚度叠加。在弯曲过程中,圆柱层遵守平截面假定,其弯曲刚度根据梁理论可确定。当弯曲曲率较小,螺旋层与相邻层间无相对滑移,通过最小势能原理确定螺旋层的弯曲刚度;当弯曲曲率较大,螺旋层与相邻层间发生相对滑移,引入滑移机制,通过将螺旋条带无滑移区域和滑移区域的轴力进行积分可确定螺旋层的弯曲刚度。根据此模型对2.5英寸的柔性立管进行弯曲响应特性分析,发现螺旋条带的无滑移阶段的弯曲刚度仅与螺旋条带的缠绕角度有关,与层间摩擦系数无关。(3)研究柔性立管疲劳分析及寿命预测的理论方法。首先为描述长期海况,选取合适的环境参数,而后在Orca Flex中建立整体分析模型并进行动态分析,确定疲劳热点和疲劳热点的张力、曲率响应时程,通过前两章的局部理论模型计算疲劳热点的抗拉铠装层的应力响应时程。而后通过雨流计数法、应力幅修正、S-N曲线、损伤累积理论预测疲劳寿命,从而发展出一套完整的疲劳分析方法,并以此方法研究4英寸柔性立管疲劳性能。研究发现,海况可以通过影响张力和曲率响应在柔性立管疲劳破坏过程中的影响比重来影响疲劳热点横截面内率先发生疲劳破坏的位置。
其他文献
拓扑优化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结构设计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工程设计领域中。传统的拓扑优化问题往往是在载荷位置确定的框架下提出的。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结构受力环境的改变,载荷很可能作用于除特定位置外的其它位置处。因此,为增强结构抵抗载荷位置变动的能力,研究载荷位置不确定条件下的拓扑优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的考虑载荷位置不确定性的拓扑优化研究大多都集中于载荷位置在名义加载点附近
学位
随着寒区油气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冰区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研究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极地船舶及寒区海上风电工程装备分别作为支撑发展北极航道运输和寒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重要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该工程装备具备极高的战略价值。极地船舶作为北极航道运输、破冰引航、科学考察及救援任务于一体的重要海洋工程装备,面临复杂冰区航行工况,需具备较好的结构抗冰性能和操纵破冰能力,并进一步满足海洋工程结构作业保障工作。此
学位
点阵夹芯结构一般是由上下面板、芯层以及面板与芯材之间的粘结层组成,由于其芯层点阵结构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可设计性强等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轻量化以及各种复杂工况的要求,被广泛应用于车辆、航空航天、航海等重要的工业领域。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夹芯结构难免会受到压缩、冲击等荷载的作用,导致复合点阵层板出现损伤、界面脱粘等破坏。因此,开展复合材料点阵夹芯结构的准静态压缩性能以及镁合金点阵夹芯板的低速冲
学位
复合材料以比模量和比强度高、可设计性强、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结构中。复合材料部件多以薄壁结构出现,采用加筋形式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提高层合板的结构效能。在复合材料加筋结构的实际应用中,筋板间界面的脱粘一直是限制结构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界面的损伤分析与评估,以及界面失效对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开展研究。首先,对两种尺寸的复合材料帽型整体壁板开展了轴压试验研究,通过观察轴压壁板
学位
挤压油膜阻尼器结构简单,在航空发动机等旋转机械的减振抗振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研究开发了多种挤压油膜阻尼器。其中俄罗斯学者提出的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结构紧凑,同时具有调频和减振功能。但该阻尼器中的弹性环形状是内外交错的弹性凸台环,这导致弹性环存在应力集中和油膜挤压阻尼效应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弹性环挤压油膜阻尼器,把弹性环设计成具有周向正弦(或者余弦)函数形状的波纹结构,弹
学位
含液微纳米通道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例如土壤和岩石的孔隙、植物叶脉以及人体的血管等等。同时,由于微纳米通道具有优良的流体传输特性,人工制备的微纳米通道在机械制造、电子科技、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承载流体的微纳米通道亦成为现代工业微型化、精密化发展的重要支撑。鉴于通道中的流体并不是单一存在的,通常含有气体等其他物质,了解微纳米尺度通道内气液两相流体的传输行为对于相关器件的设计、优化和制备至
学位
卫星姿控飞轮系统是负责卫星姿态调整的关键组件,一般要求随卫星连续在轨工作3-7年。轴承作为姿控飞轮系统的核心部件,运转性能直接影响卫星姿控飞轮的运行状态及空间设备使用寿命。本文研发了一种新型储油器及整套飞轮转子系统,建立了储油器供油速率理论分析模型,探究了影响储油器供油速率及飞轮转子系统运转性能的关键因素,优化了超精密飞轮转子系统设计关键参数,大幅改进了飞轮转子系统的运转性能。首先,依据液体间隙密
学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车辆工程、风力发电等领域。由于复合材料结构仿真设计的准确性高度依赖于材料本构参数的精度,在实际应用前,工程师们必须开展大量的材料标准化测试。通常,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展现出正交各向异性的力学性能,有四个独立的面内刚度系数Q11、Q22、Q12、Q66,对应于工程弹性常数E1、E2、ν21、G12。根据现有的复合材料测试标准,需要至少开展三次测试
学位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业的快速发展,对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由于有效提高交通工具部分结构的能量吸收能力是提高安全性能的措施之一,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车身吸能装置的研究。表面纳米化后的薄壁方管极大改善了自身的力学性能,可以达到更优的吸能效果。但由于在表面纳米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所以研究其吸能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表面纳米化吸能薄壁方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影响吸能效果的主要因素
学位
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项重要指标,将拓扑优化技术应用于结构抗震领域,有助于获得更加安全可靠且节能环保的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广阔的应用前景。建筑结构在实际服役状态下所受到的地震作用是一种宽频带、非平稳的随机加速度激励,在这样的激励作用下,对建筑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首先,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态响应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和瞬态性,无论是采用频域还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