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群体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乒乓球作为国球,在国内也是有着很高的群众基础,同时也面临着其它项目的冲击。但在乒乓球的基础教学上面,学校里采用的更多的是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或者在社会上的俱乐部里进行一对一的小班精英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的、机械式的进行乒乓球技能的学习,学生的运动智能、学习兴趣、团队凝聚力等都得不到培养。小群体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学习兴趣等。目前,国内对于小群体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生乒乓球课堂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丰台区部分3-5年级学生的实验研究,并结合前人在小群体教学模式中的研究成果,对小群体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分析,根据乒乓球项目特点以及小学生身体心理发展规律,将小群体教学法应用于小学3-5年级乒乓球课堂,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检验小群体教学模式在小学3-5年级乒乓球课堂中的可行性,分析小群体教学法在小学3-5年级乒乓球课堂中的优势与不足,意在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以及乒乓球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市丰台实验小学三至五年级32名学生进行乒乓球实验教学,并将这32名同学随机分为对照班与实验班,对照班采用传统班级授课模式进行授课,实验班采取小群体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在实验前,分别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同学进行了乒乓球技术、身体素质、团队凝聚力、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进行了测试,在通过40周不同教学模式的授课后,对各项指标又进行了实验的后测,得到相关数据,通过对前后测试成绩的数据对比,来判断小群体教学对小学生乒乓球课堂的影响,得出以下结果:(1)通过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实验教学对比,两个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所提高,但两组之间对比,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这种增长更多是由体育运动的本质作用以及身体正常发育所导致的。(2)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运动技能和理论成绩都有所提升,对比两个组,实验班同学的各项成绩提升更加明显,在实验后呈现出了显著性差异。(3)通过不同教学模式的授课后,两个班级同学关于团队凝聚力的成绩都有所增加,但实验班同学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同学的成绩。(4)关于学习动机,两个组都有所增加,其中实验班同学的测试成绩在实验后增加更为迅速,显著优于对照班同学的测试成绩。(5)通过不同教学模式的授课,两个班级同学的学习兴趣测试成绩都高于实验前,但实验班同学的学习兴趣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班。